李偉立刻做出了回應,跟著去了。
一到地方,李偉就發現他們工作的認真和努力,房間的牆壁上,桌子上,到處都張掛著各種各樣的繪制圖,有地形圖,更多的還是建築圖紙。
透過觀察,他暗自點了點頭,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不少。
在不久之前教授三名學生建築知識的時候,其實對於他而言,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在教學完成之後,他又進行一番深造,所以現在的他雖然和那些建築大師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也不再是一個門外漢了。
那些圖紙,他都能夠看懂。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知道,這些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剩下的就只是細節的完善了。
按照當前的工作進度,在敲定了大致的方向之後,在三到五天之內,他們就應該能夠拿出詳細的建築圖紙以及具體的施工方案,這個時候就可以進入施工程式了。
以工部的能力,只要負責實際建設的那一部分有現在這一撥人一半努力,在禮部驗收的時候,建築方面就算無法得到優秀,良好也應該是跑不掉的。
李偉先是表達了他對他們的工作的肯定,並允諾在工程完成之後,會有一些心意要表示,這讓他們很高興。
工程結束之後,委託人送禮一般不會被當作不合法,只要數目不是特別大,就會作為他們的合理收入。
在探討的過程中,李偉故意透過一些小技巧告訴他們,他其實也是懂建築的,而且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很快,那些看他的目光就發生了變化,態度也變得慎重了起來,在回答他的問題時,很多時候都會經過思考,才會給他答複。
這種情況下,工作進度看似變慢了,但是實際上確實提升了。
經過認真思考給予的答複往往很有料,不少都能夠確確實實解決問題。
當李偉離開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那名主事又來了,帶了一大捆圖紙,說是要讓他驗收。
李偉很高興,他們的工作進度比他預計的還要快,一旦圖紙驗收完畢了,沒有問題了,立刻就能夠開動了。
這一撥人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在他們開始著手工作的時候,工部就已經調撥了另外一批人。
盡管他們沒有進入現場,但是透過李偉打探到的訊息,已經知道他們已經開始各種準備,調集人手,採買各種建材。
在確定最終的建築方案之前,李偉並沒有單獨決定,而是將所有人都叫了過來,讓他們也參與討論。
學院建成後,他們都是要留下來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學院今後就是他們的家了。
他這麼做除了考慮到眾人的感受,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集思廣益,他們說不定就可以提出好的建議,讓建築方案的水平得以提升。
大家都看得非常認真,那些建築圖紙繪製得非常好,極為精細,透過它們就可以知道建築建成後的樣子,就是不懂建築的,也不沒有妨礙。
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沉寂,內容更是將大家都嚇了一跳:“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害死大家嗎?”
眾人立刻向聲音的主人看了過去,是落塵,此時的她滿臉都是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