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自家人看,他可以把三十個頻道全部利用起來。
錄影機和錄影帶遊戲世界都有,這種曾經家家戶戶都購買過的電器,雖然大部分家庭已經丟棄,依然有一些上年紀的人,放在雜物間儲存著。
也有人喜歡收藏,保留了一些。
錄影帶反而有不少,可惜大多是歐美的影片,沒有中文字幕,就算拿回家播放,也沒有人看得懂。
什麼時候有人去香江,託他們購買一些那邊的電影和電視劇,才可以拿給家人看。
畢竟香江武打片,是八十年代國人最好的精神食糧。
印象中1983年引進的第一部香江電視劇集《大俠霍元甲》,在粵省電視臺首播,之後在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電視臺播放。
每週播出時收視率極高,盛況空前。
它的播出造成了大陸的武俠文化熱潮和學習粵語的熱潮。
同時金庸、梁羽生和古龍的小說開始傳入內地,當然最開始都是盜版,正式出版要晚幾年。
而1983年拍的黃日華和翁美玲版的《射凋英雄傳》,更是把香江武俠片捧上神壇。
那時候熊孩子彼此見面,如果不喊幾句“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白骨爪”,都會被人笑落伍,無法跟小夥伴們玩在一起。
“可以帶回來看嗎?”祝琴擔心地問。
她雖然也喜歡兒子帶回來一些新奇的東西,卻不願意他犯錯誤。
這兩年廣播一直在批判港臺歌手的靡靡之音,禁止傳播鄧利君等人的歌曲。
只是年輕人太喜歡了,依然忍不住在偷偷傳播。
從理論上講,這樣做其實是違法的。
“沒事,只要自家人看,沒有人會管。”夏臻讓媽媽放心。“再說時代發展得非常快,今天禁止的事,說不定明天就放開了。”
以自家在縣城的地位,只要不觸犯法律,這種小事肯定沒有人敢管。
不過社會風氣確實依然壓抑,離開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得李老師的經典歌曲《鄉戀》,就因為唱法問題,被禁了好幾年。
直到1983年在春晚獻唱,才算解了禁。
“你還是小心一點,別出了事,影響學業。”祝琴知道兒子有主見,只能這樣勸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凝和李自強回來,發現電視節目變得這麼清晰,也激動得不行。
聽說夏臻用的是特別的天線,也沒有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