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聰明人,準備利用這次機會,先過去認一認門。
這樣以後有事了,才有正當的理由去拜訪對方。
夏臻自然看出來了,卻沒有點破。
和聰明人打交道,省力不少。
假如賀建權真的照自已的計劃,開始在全公社推行開來,他不但會全力支援,還會拉耿啟中一起,好好弄個賺錢的專案。
在夏臻眼裡,一個專案如何不賺錢,這樣的專案註定不會長久。
只有多方能從中得到好處,實現大家共嬴的效果,這樣的專案才值得推廣。
下午夏臻和家人繼續留在舅舅家,直到吃了晚飯,三人才騎車回家。
如果是以前,肯定會過夜後再回去。
現在有腳踏車,就方便許多,根本不用這麼麻煩。
同時和舅舅一家約好,明天過來做客。
到家前路過周曉聰家,看到屋裡賓客滿座,猜測是他的兩個姑姑回孃家了。
正月初二,除非已經升級當外婆,要招待自已的女兒一家。
否則一般都會帶著家人回孃家。
周奶奶一共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沒有重孫輩。
兩個女兒嫁得不遠,都在舜江縣城,只是工作原因,平時很少回來。
她們都是棉紡廠工人,經常要倒班,工作非常辛苦。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周奶奶當初對婚事不大滿意,女兒卻非要嫁,中間多少有些隔閡。
現在周家日子越過越好,兩個女兒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連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又肥又大。
這顯然是女兒故意讓裁縫師傅做大的,希望這樣能多穿幾年。
對兩個女兒的做法,周奶奶雖然不滿意,卻因為心疼外孫,加上大過年的,就沒有說什麼。
年前她還讓孫子周曉聰,給兩個姑姑分別送了一些年禮,包括自家產的豆製品,以及一些布料和雞鴨魚肉等等。
沒想到她們今天回孃家,卻讓外孫穿成這樣。
兩個女兒女婿已經知道周家做豆腐的事,內心非常佩服自家老孃的本事,居然靠做豆腐賺了這麼多錢。
今年過來時,私下就已經商量過,不管老孃說什麼難聽的話,都要乖乖地受著。
棉紡廠雖然穩定,工資實在太少了。
如果能跟老孃學會做豆腐的本事,那家裡就空出一個人做這個,以後家裡就不用過得這麼寒酸了。
所以夏臻一家回家時,正好看到這樣一付其樂融融的場景。
“你們這麼早回來了?”周曉聰吃過晚飯,正陪幾個表兄弟在院子玩摔炮,看到他們一家三口,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