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能節省不少材料,成本自然也跟著降低。
想到這裡,他把這些想法跟賀建權提了提。
這時候的公社幹部,都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眼力大多不差,自已一提點,他就明白怎麼做?
“那我回頭讓他們繼續改進。”賀建權真心想幫到夏臻,所以在這件事上,其實更偏向他。“不管是加工效率,還是質量和成本,我都會讓他們不斷提高,達到你的要求。”
反正農機廠已經那樣了。
如果能做出讓夏臻滿意的產品,就不枉他提拔高大靖為廠長了。
如果工廠那邊有這個能力,既完成夏臻的訂單,又賺到錢,那當然更完美。…
“好。”夏臻對他的態度非常滿意。“這樣吧!先讓工廠做五十雙出來,我給十元一雙的加工費。”
以他的判斷,照現在的物價,零售價應該不會超過二十塊。
給十塊一雙,不算低了。
如果能批次生產,成本會降低更多。
他願意給這個價,是考慮到現在國內能生產軸承的廠家不多,成本比較高。
印象中要到九十年代,大量的外資進入國內,一些在外企上班的師傅學到技術後,自已興辦企業。
慢慢地民營企業開始大量生產這個,成本才不斷降下來。
“沒問題。”見夏臻這麼幹脆,賀建權非常興奮。
兩人一起進屋,坐下來喝了杯茶,又聊了一會養殖業和種植業的事。
因為年還沒過完,公社那邊還沒有開始正式宣傳。
不過一些訊息靈通人士,已經開始暗暗準備了。
像賀建權的親朋好友,最近走親戚時,開始打聽附近哪裡能買到種兔,準備買回家開始飼養。
等天開始回暖,也會種植蔬菜。
至於品種,自然是什麼受歡迎就種什麼。
住在山腳下的村民,甚至有人向大隊購買了帶竹鞭毛竹,準備在私有地種出一片竹園。
到時可以挖冬筍春筍賣,它不用管理,來錢更方便。
“我覺得你應該帶頭搞,這樣才有說服力。”夏臻提醒道。“要不這樣,你自已抲十來頭豬,自留地種大量紅薯、土豆和青菜,用來餵豬,到時一起出售,估計能賣一千多塊錢,大家看到了,肯定會跟著做——”
說得再多,不如做給別人看。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還沒有分田到戶,大多數村民必須天天下地勞動,私人時間不多。
否則的話,推行起來會更方便。
“你說的對。”賀建權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家裡人大多在上班,只剩妻子在家,她一個人只怕忙不過來。“我回頭想想辦法。”
看來自已的決心還不夠大。
如果想達到夏臻描繪的那個結果,必須花更大的心思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