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則是有錢人太少了,七九年個體戶剛萌芽,賺到錢的人真的不多。
不像兩三年後,開小店和擺攤的人到處都是,這些年輕人手裡有了錢後,就會非常大方。
所以八十年代初,是私營經濟最好做的幾年,大多數出名的民營企業,都是這幾天創業並賺到了第一桶金。
等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手裡也有了積蓄,捨得花錢的人就更多了。
“這麼多。”張躍進聽後大吃一驚。
以前聽說他賺了不少稿費,因為沒看到匯款單,所以印象不深。
現在看到實體書,感覺就不一樣了。
“要麼不寫,寫的話就得寫多一些。”夏臻笑著解釋道。
前世看過千萬字的網文,可不覺得幾百萬字有什麼大不了,只要能賺錢,就敢一直水下去。
他把每個故事湊成二十多萬字,當然也灌了不少水。
否則怎麼湊得夠字數。
忽然心裡一動。
平均二十五萬一本,四十五本的話,就是一千一百多萬字了。
以前沒算過字數,不覺得多。
現在才發覺,全部寫完的話,估計可以打破小說篇幅的記錄了。
至少這個時代,沒有人會把故事寫得這麼長。
“希望賣得好一點。”張躍進見他這樣說,也不再大驚小怪,真誠地祝福道。
忽然想到一個可能,又忍不住問道。“要不要我們在學校裡宣傳一下,讓有經濟條件的人,買幾本支援一下?”
一本書用不了一塊錢,真願意支援的話,至少一半學生,有能力買一本。
“還是算了。”夏臻搖搖頭。“這樣做太敗人品,如果是其它人願意這樣做,我們可以當作不知道。”
就像前世寫網文,如果有人主動幫忙宣傳,他肯定不會反對。
但是讓身邊的人去打賞,就有些過份了。
除非像馬萬喜那樣,有路子幫忙,他才不介意。
“我明白了。”張躍進見他這樣說,知道了他的底線,就不再囉嗦。
等吃了晚飯,夏臻回自已家,他又叫上馬萬喜和延敬飛,重新說起這件事。
“老么的小說出版了?”馬萬喜在背後喜歡這樣叫夏臻,這樣他這個老三,才不會被人小瞧。“那我們肯定得幫他宣傳一下,就算多賣掉幾百本,也是好的。”
他說到做到,出了學校,來到最近的郵電所,接連幾個電話打出去。
他不但要讓旦大的同學買,還要跟其它大學的朋友提了一下,讓他們幫忙在學校宣傳。
因為他們有意傳播,很快旦大的學生,都知道了這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