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見兒子支援自已給孃家送禮物,祝琴非常興奮。“上次我見你有不少荔枝幹和桂園幹,這個送人正合適,你手裡還有沒有?”
既然要送,就送得體面一點,雞鴨魚肉和水果都帶一些。
夏臻沒有出聲,直接從房間拿出一隻袋子遞過去。
第二天早上,祝琴帶上禮物,回了趟孃家。
吃了午飯後回來,帶回一袋油豆腐,一包香乾,以及幾塊新鮮豆腐。
“舅舅家最近生意怎麼樣?”見媽媽這麼快回來,夏臻隨口問道。
今年年底,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都屬於全新的開始。
特別是農村地區,這種變化更明顯。
因為國家對農民的私有財物,管得沒那麼緊了,只要肯吃苦,可以多養一些雞鴨鵝和豬,家裡的日子就會好過很多。
其次是流通市場也開放了許多,你可以把手裡的物資,換成實實在在的錢,再去購買你需要的東西。
所以八十年代初開始,那些吃得起苦的村民,最先存錢建起了新房。
而大多數人則要等到幾年後,農村分田到戶,才跟著致富。
“很好。”祝琴語氣激動地回答。“他們現在一天到晚都在做豆腐,還不夠鄉親們賣,今年肯定能過個好年了!”
往年到了年底,是老百姓最痛苦的時候,因為到處都要用錢,如果平時沒有外快,靠掙工分那些錢,就會面臨欠債還力償還的壓力。
今年哥哥不但沒有欠債,還存了不少錢,看他們家這些人,雖然累得不行,卻精神十足的樣子就知道了。
最受歡迎的是油豆腐,因為老家這邊有過年打肉凍的習慣,就是紅燒肉加油豆腐一起燒,做為主菜招待客人。
家裡條件好一點的,肉多油豆腐少。
如果沒錢,就多買點油豆腐,反正凍在一起,也很難分清哪塊是肉,哪塊是油豆腐。
明年形勢依然不錯的話,他們打算把老房子拆了,先蓋三間兩層樓房。
“這是好事啊!”夏臻回答道。
因為表哥祝延慶已經有了物件,明年很可能就要結婚,造房子的事早有計劃。
以前怕錢不夠,所以計劃定得很含湖,現在看來,只怕年後天氣轉暖,就要有行動了。
“你表姐祝延萍最近頭腦也清醒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樣,死活要嫁給那個人了。”祝琴又說起外甥女的事。“家裡條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錯,再讓他跟著人家吃苦,就沒有那麼堅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哥哥一家最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