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來了一次,就把我爸我媽都折服了。”於永攀一直把他送到馬路邊,這才停住腳步。“如果多來幾次,只怕我這個親兒子就沒地位了。”
雖然為好友感到高興,心裡卻難免有些沮喪。
能被父母看上的人,未來的成就肯定不會比自已低。
偏偏爸媽只誇夏臻,卻從來沒有這樣誇過自已。
“還不是為了你?”見說他的比唱的好聽,夏臻有些無語。“他們對我越重視,說明越關心你這個親兒子。”
這跟父母關心兒媳婦一個道理。
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喜歡一個外姓人,願意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待,還不是為了讓兒子的家庭生活能美滿幸福?
“也是。”於永攀沒想到他會這樣說,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個理,剛才的鬱悶頓時煙消雲散。
因為上面有個能幹的姐姐,他從小就被父母各種打擊。
親戚和鄰居也認為他不爭氣,這輩子只能當個紈絝子弟,很難接父親的班。
這讓於永攀面對父母時,特別是面對父親,總有些畏畏縮縮,
今天他們雖然沒有當著夏臻的面說自已,他依然覺得憋悶,認為他們是借夏臻在貶低自已。
聽了夏臻的解釋,才知道父母依然是愛自已的,只是用的方法跟自已想的不一樣。
說到底是恨鐵不成鋼。
所以代自已籠絡夏臻,就是希望他能幫自已。
“你能明白就好。”夏臻真心勸了一句。“叔叔阿姨或許在用自已的方式,為你鋪路,你如果想不明白,直接問他們就是,你們是一家人,有話可以攤開來講,別鑽牛角尖。”
所以謂虎父犬子,大多不是孩子真的太笨。
而是父親太厲害了,把孩子襯托得一無是處,如果子女心態差一點的,很容易誤入歧途。
當然父母這樣做,未嘗沒有磨練孩子的意思。
只是天下最遙遠的距離,是父母以為自已懂孩子,所以用為你好做藉口,干涉孩子的生活。
卻忘了向孩子解釋清楚,自已這樣做的真正原因。
所以孩子往往要到自已也當了父母,才真正明白父母的心思。
可惜到了那時候,最好的年華已經過雲,很多機遇也被自已白白放棄。
只能說陰差陽錯,因誤會而錯過了太多機會。
“你比我小四歲,怎麼懂得這麼多?”於永攀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一番話,愕然地問。
總感覺兩人的年紀似乎倒過來了,夏臻應該在讀大三,而自已在讀大一。
“不過是旁觀者清罷了。”夏臻攤攤手,笑著回答。
就父子之間的相處方式,他覺得馬萬喜和父親反而更和諧。
因為不理解父母,所以於永攀在學校的表現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