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於家的生活方式跟自已想的不一樣,不過能搞出這些食材,想來已經把自已當成貴客了。
只是份量也太少了。
難道大戶人家都這樣?為了健康,吃得少,又吃得精緻?
難怪於永攀到了自已那裡,每次都像餓死鬼似的,吃那麼多,原來家裡一直吃不飽。
不過這是人家的事,他也不好瞎說什麼。
盛了一次飯後,就放下了快子。
“我們每天的飯菜都是吃多少做多少,別擔心我們不夠吃,一定要吃飽。”於媽媽見他這麼快吃好了,連忙提醒道。
可能是家裡很少請人吃飯,他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覺得有問題。
更不可能為了夏臻,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
“謝謝阿姨,我已吃飽了。”夏臻連忙解釋道。
現在最多吃了半飽,一會兒回家後,還得再給自已弄些吃的。
於家這樣的幹部家庭,他有機會和他們一起吃一頓,就已經是榮耀了。
飯後於爸爸和兩人坐在沙發上,說起志願者社團的事。
他一開始聽得有些漫不經心。
有女兒幫兒子把關,出不了大事。
等兩人說出後面的計劃,已經在街道建好一處老年活動中心,讓老人們老人所樂,老有所養,頓時神情專注起來。
“資金問題你們如何解決?”他簡單問了幾句後,很快說到了關鍵問題上。
這樣安排,肯定會讓社團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問題是不能一時頭腦發熱,把別人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到時沒有了後續,那還不如不搞。
所以資金是關鍵,如果有錢,到時就算他們抽不出時間,也可以招個人代為管理。
“我打算讓老人們學織中國結。”夏臻隨手從口袋掏出一個樣品,放在茶几上。“如果他們學會後能加工出來,多的不說,維持老年活動中心的運轉,應該問題不大。”
畢竟前期投資已經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就是支付醫護人員和其它正常開銷,比如水電和老人們的常用藥等等。
“你這個思路確實不錯。”於爸爸聽後思考了一會,給了個很高的評價。“只是靠這點收入估計不夠,要不這樣,讓街道那邊辦一家工廠,除了正常招人生產之外,一些手工活,交給老人們去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麼不幹,幹就要幹好,這是於春傑的做事原則。
否則他也不會爬得這麼高。
除了老人手工賺的錢,另外從工廠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專門用來給老人們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