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被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子這樣說,徐明材多少有些不自在。“街道那邊,還有很多回城知青沒有解決就業問題,上級領導給了我們一個任務,就是今年至少解決一百個工作崗位——”
他只是街道辦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本來這事輪不到他頭上
最近上面新頒佈了法律,再次明確了街道辦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並將街道黨委、街道辦事處、街道生產服務聯社分開。
他被劃到街道生產服務聯社,於是這件事就落到了他們的頭上。
徐明材原本已經熄了往上爬的心思,現在機會突然來臨,就想再博一次。
臺門裡夏家的變化,他看在眼裡。
只是夏家跟耿啟中關係不一般,加上他們一直很低調,他只能睜一隻閉一隻眼,裝作沒發現他們賣泡菜賺錢的事。
如果街道能辦一個一模一樣的小企業,那自已的難題不是解決了?
“徐伯伯的意思,是想我幫你出個主意,在街道那邊建一家集體企業,解決就業問題?”聽他忸怩了半天,才說出真正目的,夏臻就有些好笑。
難道向一個比自已年少的人求助,就有這麼難?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徐明材的處事能力,遠遠不如牛國強。
好在他們都在機關單位的基層工作,倒不需要太出色的情商,所以暫時沒分出勝負。
如果擔任一定的職務,只怕馬上會被牛國強比下去。
“是有這個想法。”見夏臻說話這麼直接,徐明材又驚又喜。“不知道你有沒有好的建議?”
倒不敢讓他把加工泡菜的事,交給自已。
那可是縣一把手的兒子和夏臻一起賺錢的工具,他膽子再大,也不敢開這個口。
“這個其實不難。”夏臻直截了當地回答。“現在老百姓普遍缺少物資,如果能加工出他們需要的商品,肯定能賺錢。”
辦廠不難,難就難在要賺錢。
為什麼國企和鄉鎮企業經營困難,一方面是揹負了大量的歷史舊債,不但要養活大量退休工人,還要努力創造崗位,把企業子弟安排進廠,謀得一個職位。
時間一長,領工資的人年年增加,生產效益卻不見提高,能賺錢才怪了。
另一方面,是管理方面的問題。
現在各級管理人員,搞鬥爭內行,發展經濟全部是外行,平時遇到問題,還習慣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解決具體的管理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的企業,瞎管亂管的現像隨處可見,會有好的效率才怪了。
如果產品具有獨特性還好一點,至少不用擔心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