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傳來腳踏車的鈴聲,原來是工人們下班了。
最先進臺門的是夏媽媽,手裡還提著一條兩斤左右的鯉魚,腳步急促地進屋,看到夏臻,焦急地問:“考得怎麼樣?”
今天在倉庫上班,一整天都擔心得不行,工作也出了幾次差錯。
好在大家理解她的心情,沒人跟她計較。
“一切順利,今天兩門功課,肯定能得高分。”夏臻知道這時候不能謙虛,免得媽媽擔心,所以大聲回答。“你放心吧!我答應你要上大學,就肯定能考上。”
透過今天的考試,他對自已的信心更足了。
難怪前世有人在網上說,改革開放後前幾年的高考題目,初中畢業生都能考上。
這一點也不奇怪。
一方面這時候初中高中都是兩年制,根本不能跟前世的三年制相比。
另一方面,因為各種原因,大量的年輕人拋下學業,不得不參加勞動,學習的時間少了,底子差一些很正常。
這時候能脫穎而出的,大多是智商高於普通人,學習和理解能力特別強的一小部分人,才能獲得先機,成為大學生。
看前世這個年齡段的成功人士有多少,就能知道了。
就夏臻有印象的,比如俞敏洪,tc的李東生,易中天,張藝謀等等,都是這三屆的大學生。
更不用說國內著名大學的教授,新三屆的大學生,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所以自已就算考高分,依然得低調一點。
“那就好。”祝琴見兒子這麼有把握,頓時心花怒放。“晚上我們把這條鯉魚燒了,雖然現在考大學,跟以前上京趕考不一樣,不過意思差不多,能讀大學,等於是魚躍龍門——”
家裡如果出個大學生,就能改變一家人的命運,她堅信這一點。
正要進廚房做飯,看到門後的小雞,又停住了腳步。
沒想到兒子今天要考試,還記得買小雞的事,他的心也太大了。
夏臻笑了笑,沒有解釋這是李自強買回來的。
等媽媽進廚房,他走到門口,準備去一趟倉庫,再準備一些水果。
現在李自強學會了做水果罐頭,他肯定想多嘗一些味道,所以準備去禪境花園,催熟一籃桃子。
相比較而言,水蜜桃做的罐頭,味道肯定比其它水果更好。
走到院子中間,看到耿啟中從臺門走進來,身邊還站著一個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