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一男一女同時驚叫起來。“你就夏臻——”
自從那天讀了《等待的月臺》和《紅旗飄飄》後,他們最近一直在收集夏臻的詩歌和散文,已經貼了半本筆記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私下討論的時候,一致認為他是個有足夠人生閱歷的中老年人,或者是退休幹部、教師等等。
後來透過關係,從報社得到地址,發現居然跟自己在同一個縣,而且離得這麼近,激動之下,就馬上趕了過來。
“進屋先喝杯茶,有什麼話坐下再慢慢說。”夏臻伸出手,示意兩人進屋。“是不是發現我太年輕了,讓你們很失望?”
他們因為讀了自己的詩歌,喜歡上自己。
今天興沖沖來拜訪自己的偶像,見面後發現根本不是自己像的那個人。
這樣的結果,算不算塌房?
“沒有沒有。”年紀略大的男生反應比較快,連忙代替女生答話。“我們只是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年輕——”
那麼優美成熟又富有哲理的詩歌散文,居然出自這樣一個年輕人之手,他們真的非常意外。
只怕發表了夏臻作品的報刊雜誌,也不敢相信,投稿者居然這年輕吧!
“那就好。”夏臻給兩人泡了茶,然後在對面坐下來。
因為每天要寫稿子,媽媽現在習慣了每天燒早飯前,先煮一壺開水,讓兒子有水喝。
茶葉是父親去年喝過的陳茶,因為儲存不當,已經沒有茶香了。
好在自家現在也沒什麼貴客光臨,倒也不用擔心這些細節。
“你真的是寫《如果有來生》、《怒放的生命》和《等待的月臺》那個作者夏臻老師?”女孩子接過茶杯後,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說不定是同名同姓呢!
眼前的男孩子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瘦瘦小小小,估計還沒自己高,怎麼能寫出那樣的作品?
“確實是我。”夏臻無奈地回答。
照他原本的計劃,頻繁發表作品,除了賺錢,更多的是為了揚名。
希望引起縣裡領導的注意,從而獲得一張護身符。
國內一直有這樣的傳統,如果當地出了名人,地方政府就會特別重視,不但親自拜訪,還會在生活工作上給予一些優特。
這樣既能體現他們重視人材,也能利用名人效應,獲得個人名聲。
畢竟前世有許多地方,因為爭搶名人出生地,從而鬧出不少笑話,這樣的新聞,可不是一個兩個。
只是沒想到不等舜江縣裡的人發現自己,倒有兩個年輕人先上門了。
“請問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得到確切回答後,女孩子不死心地又問了一句。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不管是學習還是其它興趣愛好。
特別是書法和寫作兩個領域,她一直以為自已最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