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來。”於書玫皺眉警告她。“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交朋友的事放到考上大學後再去做。”
交筆友她不反對,但是浪費時間她就不能容忍。
如果因此出了差錯,那不是得浪費一年時間復讀,這是她不能接受的。
“放心吧,媽。”耿啟北可沒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我一定會考上名牌大學,給你和爸爭光——”
就算父親是副處級領導,依然無法免俗,希望子女給自己爭氣漲面子。
她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因為認識了一個筆友,就把學習的事拋在腦後。
“到底是什麼文章?”耿星河看完手中的報紙,站起來走向餐桌,見女兒已經從報上剪下三張小紙條,小心地放在一邊,準備一會兒去貼上,就好奇地拿起來看。
兩首詩歌寫得確實不錯,作為宣傳戰線的領導,這點鑑賞能力肯定有。
特別是《紅旗飄飄》,不輸於老一輩革命詩人的作品,都可以編進教材,作為學生的讀物了。
等看到《等待的月臺》,忽然呆住了。
“怎麼了?”見老公長時間不說話,於書玫拉了他一把,讓他坐下來吃飯,嘴裡下意識地問道。
“沒事沒事。”耿星河慌張地扭過頭,對著妻子強笑了一下,接過筷子坐下來,開始往桌上夾菜。“今天這黃豆燜豬蹄做得不錯,看著就有食慾。”
邊說邊夾了一塊肉,大口咀嚼起來。
於書玫疑惑地望了他一眼,給女兒夾了一塊沒骨頭的肥肉,自己也端起飯碗開始吃起來。
老公今天太反常了,居然沒有給女兒夾菜,自己先吃了。
他在掩飾什麼?
難道那篇散文有什麼秘密?
不過現在不適合問這個,只能把狐疑忍下去,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耿啟北兄妹倆也發現父親有些不對,不過都理智地沒有開口。
父親這個年紀了,肯定有他的秘密,如果他願意說,到時一定會告訴他們。
耿星河很快調整好了情緒,和家人聊起生活中的瑣事,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
一家人各懷心事地吃完午飯,於書玫讓孩子們去忙自己的事,自己一個人收拾桌上的剩飯剩菜。
耿星河站起來到廚房洗了手,一聲不響地上了樓。
走進書房,坐下來點了一根菸。
那篇叫《等待的月臺》的散文,把他埋在心裡的一件秘密,悄無聲息地揭開了。
三十年前,他還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和一個叫崔黎的女孩子郎情妾意,感情深厚。
省城解放前幾天,崔黎焦急地跑來告訴他,她們家因為成份的原因,可能會出事,所以一家人打算逃去香江。
耿星河聽了非常著急,兩人商量了一會後,打算一起私奔到滬市,投奔一個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