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講究葉落歸根,外婆嫁到陳家村,在陳家村活了一輩子,按照古老的習俗,外婆就是陳家村的人,死後自然得埋回陳家村。
陳家村坐落在張家山的西面,離張家山有三五裡路程,如果直線走的話,翻過一座山就到了。不夠寬敞的土路上,浩浩蕩蕩上千號人,吹著悲傷的嗩吶,敲著沉悶的鼓聲,從張家山出發,朝陳家村走去。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外婆的葬禮,張哲輝幾乎將整個東鄉縣的所有承接葬禮的樂隊全部請了過來。
陳子雲捧著外婆灰白色的相框,走在人群最前邊。
在經歷了公海事情之後,陳子雲收起從前的虛偽,變得沉默寡言。不在像以前那樣,只知道靠嘴巴說,卻從來不去做。以前的陳子雲總覺得自己天生是幹大事兒的人,千八百一個月的工作,壓根瞧不起,也懶得去幹。工資低不少,還得看人臉色。而現在,陳子雲務實多了。
沒有讓張哲輝他們幫忙,陳子雲自己跑到東臨縣老老實實在飯廳找了一份跑腿夥計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每個月一千五百塊錢,拿到手他心裡安穩,實實在在的付出,賺多賺少,心裡都踏實。在飯店工作,他還可以偷學煮菜,以後攢到足夠的錢了就去開個小餐館。到時候,開小餐館的第一天,一定得親自下廚做一頓豐盛的晚宴,好好犒勞一下奶奶。
工作一段時間後,陳子雲深深體會到生活的不容易,也懂得張哲輝他們曾經沒有說錯。外婆老人家獨自一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們兩兄弟拉扯大,其中有太多太多的艱辛。卻不想,子欲養而親不待。
陳子峰這個可惡的畜生,居然會對奶奶下毒手。後悔的淚水濕了陳子雲的雙眼,他現在好想去找一個無人的地方,扯著嗓子長長的喊上幾句。
老人離開後,陳子雲心有懷念,想起以前外婆在的時候,對他好的點點滴滴。他痛恨自己當初為什麼就不知道珍惜,成天跟著那些所謂的哥們兒到處瞎混,到頭來,他把別人當兄弟看,人家卻把他當白痴對待。反而因此傷害了關心他的親人。
懊悔的淚花兒,串連成線,怎麼擦也擦不幹淨。
張哲輝走在陳子雲的身側,看著這個可恨又可憐的男孩兒。自小就沒有父親,母親又跟別人跑了,大伯們又不管他死活,就只有弟弟陳子峰和外婆三人相依為命,而現在,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昔日陳子雲心目中那些講義氣的好哥們兒,也都背叛了他。撥出一口氣,張哲輝拍了拍陳子雲的肩膀。
不管怎樣,都是實在親戚,只要陳子雲能安心好好過日子,張哲輝自然不會虧待他。
張哲輝其實挺能理解陳子雲。他過去之所以會那樣,就是因為家境不好,沒有錢沒有爹媽,讓人瞧不起。陳子雲不想在他人異樣的眼神中過日子,他之所以那樣做,就是想得到他人的認可,不讓他人歧視自己。
比起陳子雲,張哲輝算是幸運的,雖然家窮了點,但父母家人都健在。窮一點都沒事,只要有能力有雙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相信,如果換做自己是陳子雲,處在他的境地,張哲輝的性格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一群人百十多個,浩浩蕩蕩,往陳家村走去。
陳家村的墓地,在陳家村村子後邊,張哲輝等人沒有進陳家村,繞過陳家村,直接進入陳家村後山墓地。
冒著陰冷氣息的墓地,稀稀疏疏豎立著一塊塊的墓碑,一堵堵的墳墓,靜靜趴伏在地面上,猶如張大了血盆大嘴的巨獸一般,讓人毛骨悚然。
鬱郁蔥蔥的樹木懷抱中,散發著一股子,陰森森的氣息,前來冒犯清靜的人,面板上無不泛起一層雞皮疙瘩。腳底冒出一股寒氣,直沖腦門。
墳山深處,張哲輝早已讓人在這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墓坑。現在雖然講究火葬,但這裡依舊把墓坑挖的很大。然後,再在坑中用青磚堆砌出一個拱形的建築,把盛有骨灰的瓷器,以及陪葬一同放在拱形建築物之下,然後在結起來,嚴嚴實實,之後,再用土囊掩蓋。
按照這一帶的習俗,老人離世後,八仙必須扛著棺材,領著老人後背繞著村子,走上一圈後。意思是讓老人的靈魂,最後在留戀一次,然後,再將老人送走。但事情已經鬧到這個地步,張哲輝那幾個舅舅在外婆死後,非但沒有想著該怎麼操辦老人的後事,反而還念著想扣他張哲輝的錢。為了避免尷尬,讓老人安心下葬,張哲輝幹脆讓他們直接把棺材抬到墳山,直接下葬。
哪兒知道,他們剛進到墳山,脾氣火爆的三舅,以及其他兩個舅舅,領著百八十個陳家溝的村民,就杵在墳山,將張哲輝派人挖好的坑洞,團團包圍起來,擺明瞭他們是不想讓張哲輝輕易把外婆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