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滴血洞而入,便來到一個極為寬敞的地方,一個鐘乳石倒懸怪石突兀的山洞。
洞裡各色鐘乳石千奇百怪,顏色也是異彩紛呈。
而在二人面前,洞口處立著一大塊巨碑,上邊龍飛鳳舞地刻著十個大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碧瑤在石室裡搜了一遍,竟找到了一件極為趁手的法寶合歡鈴。
除了合歡鈴,還找到了黑心老祖許多其他遺物,一邊笑罵黑心老祖的陰毒,一邊將那些寶物通通納為己有。
而陸明自看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便微眯著眼,抬頭看著另一面石壁,一動不動,聚精會神。
這石室很大,但卻空空如也,堅硬的石壁上,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是……
碧瑤來到陸明身旁,親密地推了陸明一下,道:“喂,你在看什麼?”
陸明卻沒回答,她便順著陸明的目光看去,只見這通篇石刻開頭,有兩個大字。
天書!
碧瑤不由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歡呼起來:“天書,這竟然是天書第一卷!”
碧瑤欣喜道:“這‘天書’是我們聖教經典,從古相傳至今,所有聖教弟子的神通大法,都是從這天書中領悟而出的。”
陸明點了點頭,繼續看下去。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矇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
“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故無實無虛也。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
大概有一千餘字,碧瑤說了一句,也朝牆壁上看去,只看了幾句,便覺頭腦發昏,疼痛不已,只得移開。
再看陸明,卻還是聚精會神,竟沒半點兒印象,心下不由大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