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恢複了平靜。
全村集中精力收水稻、打穀子、曬幹。
交完公 糧。
分糧食。
林素娥一家分了500斤糧食。
看起來多是吧?
但是,平均算下來,1個人一天就2兩的口糧。
這怎麼可能夠!
往年,都是自留地多種紅苕和土豆,再在家附近種點南瓜和冬瓜,混著吃。
真是一年到頭放的屁都是臭的。
但,要是自己種地,1畝地産量600斤左右,有個4、5畝足足夠一家人吃了。
新糧下來了。
家家戶戶開始打餈粑。
這是蒲縣的習俗。
每一年新米下來了,都會打餈粑,先供奉給祖先,然後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新米打的餈粑。
現在打餈粑都是手工的。
這是門技術活,家裡也只有老大和老二能幹。
兩人輪著來。
米蒸熟,趁著滾燙的時候放進容器裡,一人翻動,一人用力捶打,首到變成拉絲的米糕。
林素娥負責做蘸料。
芝麻料:黃豆粉、芝麻、白糖、花生粉,攪拌均勻即可。
同時。
她還熬了紅糖。
想吃麻餈吃麻餈,想吃紅糖餈粑吃紅糖餈粑。
趙振仁都喜歡。
趙振義喜歡傳統麻餈:“媽,你這個調料好香,芝麻和花生咬著又脆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