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怎麼也搞不明白:作為擁有半個世紀經營經驗、一整套完整制度體系的安利企業帝國,他們“全額退款制度”在西方實行一直良好,為何到了中國,竟然遭遇如此數量巨大的退貨?真的是産品質量不好嗎,以致於引起成百上千的中國老百姓要求退貨?
但由於承諾在先,安利還是頂著每天的巨大虧損,忠實履行了退貨承諾。然而,令人更加驚異的現象發生了:一方面是産品銷售量劇增,大大超乎公司的預期;可另一方面,拿著空瓶子前來退貨的顧客也越來越多,最後竟然達到每天退款高達100萬元,還得倒貼30萬元産品終於讓美國安利吃不消了!從這之後,安利公司迅速對中國的制度進行修改:産品用完一半,只能退款一半;全部用完,則不予退款!自此,安利中國)改變了其公司制度,轉變了原先安利美國)的營銷模式,開始逐步領悟“中國特色”。
傻乎乎的美國人被精明的中國老百姓耍懵了,上海市民們在這場“退貨風波”中或許暗自冷笑,為自己得到的小便宜而沾沾自喜。很多美國人至今也搞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被哈佛大學引以為豪的最先進的制度體系、被譽為“完美無懈可擊的一整套激勵制度”,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壤上,竟遭遇滑鐵盧般的慘敗?
中國人,真是太奇怪了,這完全是一個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度。
現實社會中有這樣一群人,心理學家稱他們為:群氓。
他們並沒有犯什麼傷天害理的罪行,為的只是圖自己的小便宜、或是盲目從眾,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導致了整個社會群體的混亂、更大的醜惡,對整個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害信用損害、道德損害、物質損害如果我們倒退回30年前,是不是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情景?),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卻無法從他們當中找到,因為他們每個人並不是大奸大惡。因此也稱這群人為“平庸的邪惡”。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經說過一段話,任何制度的設計、哪怕是世界頂尖學府和精英設定的體系,都經不起中國人的糟蹋,因為中國人是最精於鑽空子的,無孔不入,即使是堪稱完美的制度也仍然防不勝防,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專制手段。
有人會覺得這是城裡人,縣裡人和農民和他們肯定不一樣,農民是淳樸的。
另外一個故事,或許能很好的體現出農民這個淳樸的群體是怎樣一個存在。
一個畢業後在政府部門的縣、鎮一級做公務員,他說,現在基層的問題多如牛毛,事情不大,卻整天像蒼蠅一樣嗡嗡地難以處置,上也不得,下也不得,上不敢得罪,下也不敢得罪,而當地老百姓的一些作為更讓他哭笑不得,理想被現實的無奈取代。
他說的有一個事件很讓人深思:一個外地貨車,運的是某種食用油,行至到該鄉村的崎嶇道路時,因為路面不平,翻了車,貨袋破了,黃油流了出來。司機急的是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該地的村民們出現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越來越多。
司機心想:這下有救了,有人幫忙來了!誰知這些村民們個個拿著袋子,並不是來救援,竟然是沖上前裝油,一袋、兩袋……裝得滿滿,喜滋滋地拎回家去!司機驚得目瞪口呆,卻又無可奈何,攔不住,而村民們更加有恃無恐,甚至去扯那些本沒有破的貨運袋子,把完好的口袋全撕破了,汩汩的油流出來,不長時間,一整車的貨就分到了這些村民手中,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彷彿白白撿了天大的便宜,卻把那司機氣煞得是怒火朝天,卻無計可施。
貨運車不是一輛,後面跟著來的司機們全都怒了,聯合起來找當地政府,要求賠償,懲罰那些“刁民”。
政府倒是挺重視,派人前來處理,可村民們不答應,死活不肯把黃油還給司機,雙方發生沖突,有人員損傷。鬧到後來,村民們不肯善罷甘休,大罵政府是吃裡扒外的東西,向著外地人,要求政府必須對村民們賠償精神、損傷。
於是乎,這件令人無奈而兩邊不是人的事件,最終還是讓當地政府做出讓步,對兩方都進行安慰,自己掏腰包補償雙方,才得以消停。
這個公務員是當事人之一,他時候曾說,自己年輕時也是憤世嫉俗的青年,侃侃而談天下大事,動輒自言“以後我要是當政了就如何如何”之類話語,如今在基層幹了兩年,當年的意氣風發早已不見,有的只是無奈的苦笑,說:罷了罷了,在中國,就是這樣……想必再多過幾年,這樣的事再見得更多,也就心態麻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它風雨欲來,我已巋然不動了。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另一個中國特色的現象:領取退休金。
有些已經逝世的老人們,他們的子女並不上報老人去世的訊息,依舊按時的領取退休金。
後來這件事被報道過,有關部門就要求子女替老人領取退休金必須讓老人拿著當天的報紙拍照才行,結果這些子女們就把人權兩字搬出來說話,大罵機關單位,說這是對人格的歧視。
李逍遙忽然想到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現在想來真真是對極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