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靈看出他的招攬之意,也就順水推舟:“太初清醮在即,我們慕名前來,想見識俶真道的風采,不知會長能否幫忙引薦。”
“沒問題呀,這個好說。”池中鶴笑道:“也許你還能登上聖壇,看見自己的未來呢。”
塗靈和溫孤讓默默對視了一眼。
池中鶴又道:“除了太初清醮,兩日後的心證會也是縣裡的大事,到時請二位過來參加,也好早日瞭解咱們神母縣的風俗。”
澹亦卿負責送客,一邊走一邊向塗靈和溫孤讓解釋這個心證會的習俗。
“凡在本縣引起巨大爭議,卻又沒到犯罪地步的醜聞,便要召開心證會,將道理擺開說明,是非曲直由大家公斷。”
塗靈:“我能不能理解為,家務事拿到臺面上來說?”
澹亦卿笑了:“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義的需求,會長說,我們在日常中難遇大奸大惡,但日積月累的辛勞、憤懣和委屈也需要釋放,藉由心證會,每個人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失為一種紓解的渠道。”
溫孤讓:“被大家討論評判的那個人能受得了嗎?”
“已經引起軒然大波,總要給個交代。”澹亦卿輕搖摺扇:“而且心證會並不要求本人必須到場參加。”
塗靈問:“所以這次是哪個倒黴蛋出事了?”
澹亦卿走在他倆右側,說話時總習慣將整個臉轉過來:“住在南城的一對年輕夫妻,丈夫是畫工,張涵之,妻子裴厚驊。上個月他家辦喪事,張涵之的老父親過世,出殯時,裴厚驊不知為何發笑,引起婆家人不滿,此事傳出不過半月,成為全城議論的醜聞。”
塗靈扯起嘴角:“我沒明白這有什麼值得轟動的。”
澹亦卿道:“後天第二輪心證會,倒時就知道了。”
“第二輪?”
“對,太初清醮之後還有第三輪的最終裁決。”
塗靈沒忍住:“你們倒挺清閑。”
離開同理會,走上熱鬧的街頭,忙活這一大早,時近中午,塗靈肚子餓了,正好碰見餛飩攤,她和溫孤讓坐在街邊要了兩碗。
老闆是一對夫妻,有個七八歲大的男孩蹲在地上玩石頭,大概是他倆的兒子。
生意好,周圍幾桌都坐滿了,老闆娘動作利落,那餛飩皮薄得都能看見裡頭的餡兒。
“客官稍等啊,很快就能吃到了!”老闆飛快用抹布擦拭方桌,送完茶水又送冷盤。
“阿才別玩兒了。”老闆娘招呼兒子:“回去練字,玩石頭有什麼出息。”
孩童站起身用力叉腰:“哼,誰說沒出息,我以後可是有大作為的!”
話音剛落,餛飩攤所有人鬨堂大笑,除了塗靈和溫孤讓。
他倆面面相覷,不懂笑點在哪裡。
老闆娘對自家娃又愛又氣,啐一口:“小混球,不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