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兩年前在皇帝授意下,由傅熙組織訓練的京口流民兵,暗中秘密操練了這麼久,就是在等待這決戰時刻,殺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京口原就是北方逃亡的流民聚集之所,都是些驍勇無匹的亡命之徒,如今被有組織的訓練起來,其戰力之強勁,自然遠超大將軍麾下那些酒囊飯袋。
北府兵於此戰首度現世,震撼叛軍,一戰成名。
於此同時,豫州、兗州、臨淮、廣陵等邊軍鎮將,也紛紛斬殺王大將軍所任命的官吏,陸續平定當地動亂,率部前來支援皇帝。
義軍從四面八方湧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對叛軍形成合圍包抄之勢。
皇帝長期示弱,以消除大將軍警惕之心,故意養成其傲慢驕矜之大惡,這張在多年前就已佈下的軍事大網,才能順利在決戰時刻展開,終於將大將軍黨羽引入早已佈置好的陷阱,一網打盡!
原本勢單力薄的皇帝,在各路勤王大軍的支援下,逆風翻盤,連連擊退叛軍。
王公也趁著我方士氣高漲,敵將意志消沉之際,命將士在戰場上到處高呼大將軍已死,諸君為何還要做賊?以此瓦解叛軍作戰意志。
叛軍眾將的確的很久不見大將軍之面了,每次求見大將軍時,都被王玄朗以大將軍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他們本就心中有惑。
今見大軍頻頻敗退,大將軍卻始終不曾露面,眾將也不得不信了大將軍已死的事實,愈發士氣低落,不願再效忠王玄朗,為他出生入死。
叛軍鬥志潰散,節節敗退,王師在江寧大捷!
王玄朗在江寧大敗後,退回姑孰軍府,強行帶走蘇靈均母子,燒營逃走,準備率領殘部退守武昌,儲存實力。
江寧大捷後,蕭湛返回大營,命何彥之和傅熙率部追擊剩下的叛軍。
此時,將士們因打了勝仗,情緒激動,歡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大將軍挾震主之威,將移神器。天子隱忍周旋,潛心謀劃,養成其惡後,以弱制強,肅清大兇,撥亂反正。這是晉室半壁江山淪陷胡人之手後,少有的振奮人心時刻!
蕭湛心中仍在掛念喚春母子,即便打了勝仗,面上也並沒有太多獲勝的喜悅神色。
與此同時,周必昌也抵達了江寧,得知江寧大捷後,一時歡喜激動不已,又向皇帝彙報了另一個天大的喜訊。
“陛下,夫人與小皇子已順利轉移至金城避難,母子平安。”
蕭湛聽聞此訊,腦中轟然一聲,緊繃的情緒乍然鬆弛,整個人好像洩了氣般,以劍拄地,一下跪倒在了地上,激動地叩拜皇天後土。
軍中將士也紛紛在其身後下拜叩首。
還好,他贏了,她也活著,一切都還來得及,老天終究待他不薄。
有水珠從蕭湛面上一顆一顆滾落,在塵土裡翻滾。這位年近中年的帝王,這位剛剛還領著將士在戰場大殺四方的君主,此刻卻因為妻兒平安的訊息,落下了喜極而泣的淚水。
蕭湛胡亂抹了一把臉,很快恢複了平日裡冷靜沉穩的模樣,淡然吩咐著——
“傳令,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