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此郎官應了一聲。
而此時,長安城內外在看完今天的《大漢日報》之後,一個個熱烈的討論起來。
首先是普通百姓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三公九卿竟然也有考核,而且考核還很嚴謹,需要真的幹事。
這一下就增加了整個大漢長安城的普通百姓對朝廷的認同。
布衣黔首們的心思很簡單,只要伱做事,為布衣百姓謀利,他們就擁戴你坐穩江山。
現在透過報紙,他們能清清楚楚的知曉在臺上的那些人確確實實在努力做事,且做事也算是卓有成效,這一下就讓大漢百姓產生了認同,有了認同,他們自然更加的擁護朝廷了。
然而,討論最多的卻不是這一個,誰也沒想到在“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政策取消之後,大家猜測的選拔人才的方式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更沒想到竟然將口子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頭上。
要知此前,大漢講究的是“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在漢景帝之前,當官的家產標準是十萬錢,沒有十萬錢不能當官。
到了漢景帝時候,將十萬錢降低到了四萬。
但即便四萬錢依舊將絕大多數人隔絕在大漢官場之外。
然而這一次,劉進竟然打破了此前的規矩,只要是大漢合法身份,只要你有本事便可參與科舉。
不少人心動了。
尤其是不少“七科謫”之人,更是心動不已。
他們本身地位頗為底下,除效死立功之外,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然而這次,劉進取才竟然打破原有的身份限制,唯才是舉,豈能不令這些人心動?
然而報紙之上並未寫清楚科舉制如何考,考什麼內容。
眾人紛紛討論猜測起來。
而眾千石以上的官員、宗室劉氏等訊息靈通的人早已經在昨日便知曉朝廷要選拔人才了。
因此一個個的回到家中開始和家中的族人商議起來,當推舉誰參與此次的人才選拔。
而此時丞相府中、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奉常張賀、大鴻臚蘇武、宗正劉德、光祿勳馬通在丞相府的正殿之中按在身份高低坐在一起正商討著這次人才選拔之事。
丞相府侍從給眾人端上茶水。
氤氳的茶水冒著熱氣,陽光透過氤氳的茶水熱氣照在眾人的臉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坐在主位主坐的丞相桑弘羊開口道:“諸位,陛下將人才選拔之事交由我等,便是充分體現了對我等的信任。
我等定然要將此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