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結婚證的名稱、內容都想好了。
結婚證的名稱就叫龍鳳貼。
內容便化用民國時候的結婚證詞:“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紅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此證。”
從清晨到日暮,劉進方才寫完。
劉進將寫完的初稿遞給尚書令道:“你且安排將此整理出來,以便明日朝議之用。”
“唯。”尚書令張安世應道。
疲憊了一天的劉進打了個哈欠,吃了點東西稍微小憩了一會又令人點上宮燈,開始批閱今日耽誤的奏疏。
待批閱完畢,劉進也沒什麼精力玩什麼臨幸某人了,便在宣室殿睡下了。
劉進心中也有想偷懶的想法,然而一想到堅持不容易,但放下之後形成怠惰的慣性,那就容易出大事了,因此即便是這麼晚了劉進依舊決定咬牙堅持當天將奏疏批閱完。
第二日,劉進精神依舊有點不振,甚至朝議都要晚了不少。
眾臣子正議論紛紛從來不遲到的皇帝劉進怎麼今天竟然還沒到,紛紛猜測是不是劉進生病了。
對此,眾人頗有些擔心。
說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頗願意在劉進手下幹事。
雖然未有什麼明文規定,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明顯能夠發現劉進與之前的皇帝頗為不同。
首先,眾人發現,劉進不濫殺。
像是以前,若是皇帝看某個人不順眼,或某個人與皇帝有不同意見,皇帝找個藉口就能治你得罪。
沒錯,漢武帝時期大司農顏異的例子又被拉了出來。
當年大司農顏異因對白鹿皮幣有不同意見,就因為嘴唇動了一下便被掛上了“腹誹”的名號。
還有廣安侯任越人為太常的時候,藉口供奉廟宇的酒酸便被治罪。
甚至宗廟掉了一塊瓦,太常都得提心吊膽的,說不得就因為這個直接被皇帝給幹掉了。
然,反觀劉進,即便是有些人意見與其相左,只要言之有理,劉進都會予以考慮。
自劉進上臺,不少奏疏也是上奏這裡有災害當由誰死來謝罪,哪裡有異象,當誰自殺以謝罪。對於這樣的扯淡奏疏,劉進直接打x。
他從來沒有因為什麼天象、天人感應之類的殺過臣子。
殺臣子的例子,劉進親自批閱的也僅有幾個履職嚴重不利造成嚴重後果的、貪汙腐敗數額巨大的、以及殺人等等情況。
因此,劉進之仁眾人也感受得到,在任的官員誰不想有幾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