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繼續發號施令:“河東郡堤壩質量堪憂,其行乃是欺瞞朝廷,性質惡劣,自當徹查。
然錯誤不可不彌補,因此當對此段堤壩邊拆便修建,做好水災預防工作。
“唯。”將作大匠手下的工匠主官應了一聲。
此番安排妥當,劉進道:“在新任太守未出來之前,汝三部都尉當代替太守之職責,儘快安排堤壩修建之事。”
河東郡東部都尉、西部都尉、北部都尉一聽,相互看了看應了下來。
劉進又吩咐道:“六條問事之二,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
河東太守此行徑乃是不奉詔書,未遵承典制。
然當地刺史卻未曾發覺,當問責刺史。”
一番吩咐後,該處罰的處罰,該彌補的彌補,眾人也不禁一陣凜然,知曉劉進當是動真格的了。
安排完畢,劉進走到了堤壩之上,看著堤壩下面的滔滔河水自東向西奔流而去。
依舊帶著幾分冷意的春風,河床岸上的柳樹已經開始抽新芽了。
尚書令張安世、衛尉任安及廷尉右監丙吉站在劉進身後。
劉進感嘆一聲道:“昔日,孔子曾言‘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不待我,我等當立足當下,勇毅前行。
朕與汝等共勉之。”
眾人聽此,相互看了看異口同聲的說道:“謹遵陛下教誨。”
沒再多看,劉進便領著眾人下了堤壩。
此番,劉進並未進城,而是在馳道旁的驛站入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條件頗為簡陋,然劉進已經發話了,眾人自然遵照劉進的要求在驛站附近安營紮寨。
按照劉進所想,入城定然要打攪該的生活,令眾人生活極為不便,不如在驛站之中,影響還小一些。
一夜過去,劉進早早起來,在侍從的伺候之下,便起身繼續向東行進。
因新進的乃是黃河南岸,因此從京兆尹出發到河東郡,僅僅經過河東郡的一小部分地段。
剩下的多是在弘農郡內。
弘農郡的太守在知曉劉進東巡,自然也是相當之重視,早早就在河東和弘農兩郡的邊界處等待著。
依照西漢時候的律法,作為一個郡國的太守、國相等非奉詔,不能出自己所在的郡國。
因此,弘農郡的的太守也只能在弘農郡和河東郡交界處等著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