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小男人,通篇都沒有指責孩子話裡面的不是,也沒有教孩子怎麼說話。
而是用一個葡萄肉,就轉移了話題。還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自我程度。
“嗯!好吃!甜!沁心的甜!謝謝寶貝送給媽媽的葡萄!嗯嘛!”
李靖芸也學著楊萌的樣,在丫頭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嗯!媽媽真乖!”
“呃!”
這會輪到李靖芸有點發傻了!這讓我怎麼把這話往下接?
第一反應,不能說孩子的對錯;
第二反應,肯定不能順著這個話題往下走,左右孩子的思維。
對了!剛才小男人就反問了一句,才轉移開的話題。自己也可以這麼做啊!
“寶貝!為啥說媽媽也真乖呢?”
“媽媽吃了寶貝給的葡萄肉肉啊!”
這話沒毛病!
在孩子的理解當中,她送給你東西吃,而你如果乖乖的吃掉了,那就是真乖!
“那爸爸剛才剝葡萄皮的動作,寶貝學會了嗎?”
“學會了!”
“那我們自己來剝葡萄皮好不好?”
“好!”
成功的轉移了丫頭注意力,李靖芸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小男人的招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先不去說孩子的對錯,問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說,然後就勢引導話題。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既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又不左右孩子思維觀念。
要不是今天被小男人提醒過,又看到自己小男人是怎麼跟丫頭對話的話,李靖芸絕對會跟其它的家長一樣,會去告訴孩子應該怎麼樣怎麼樣的去說話!
而不會像現在一樣,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雖然現在孩子的邏輯思維表達,還有點詞不達意,可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真的就像自己的小男人所說的一樣,只要自己這些大人們不去告訴孩子的對錯,從而左右孩子的思維。
孩子還是有能力找到問題的癥結,知道一個什麼樣的問題,該怎麼樣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