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洗靖峰> 第六章 兄弟反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兄弟反目 (2 / 3)

不過白玉良在講述這段往事時,向燕青謙虛地暗示自己並非劍王的敵手。“四大天王”之說,其實是“劍王一支獨秀”更為準確,至少他自己感覺難以與之比肩。“刀王”前輩竟如此地謙遜,燕青愈發地欽佩他的高風亮節了!

也是在這次武林大會上,“刀王”見到了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神秘女人。這女人芳名喚作冷如冰,來自於塞外的神秘之地“曾家堡”。年方十九,卻美得無法形容。而且與名字相反,冷姑娘特別地愛笑,很容易接近。

在一連串的美麗邂逅之後,白玉良終於抵擋不住這女人笑的魅力。她每對他笑一次,他對她的愛意就增加一分;她每看他一眼,強烈的沖動就膨脹一分,最後“刀王”終於無法自拔,發瘋似地愛上了冷如冰姑娘。

可是,當“刀王”真正向冷姑娘坦陳心跡之時,冷姑娘卻莫名地拒絕了。她還對白大俠冷若冰霜,聲稱就是天下的男人死絕了,也不會看上白玉良的。那白玉良是不是真的很差勁呢?這個時侯的“刀王”白玉良大概也就三十多歲,長得英俊瀟灑,儀表堂堂,更兼一身絕頂武功,等閑之人難以望其項背,可謂是人中之龍鳳,是個連男人都喜歡的男人,追求和暗戀他的女人自然不在少數。

可男人就是這樣的,成功男士尤其,愈得不到的東西就愈想要得到。白玉良對那些喜歡他,鐘情於他的女人看都不看一眼,而為了博得冷姑娘的一笑,白大俠寧願在悽風苦雨中守侯幾個時辰,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在十月十五日,冷姑娘二十歲生日這一天,她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得到“天蟬玉衣”作為二十一歲的生日禮物。而這件“天蟬玉衣”是河北武林門派天衣教的鎮教之寶,價值連城。據說這“天蟬玉衣”能避刀劍,水火不侵,可能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那種防彈衣之類的寶物,天衣教肯定是不會出售的。而冷姑娘並不會武功,她要這東東能有什麼用呢?也許是要考驗白玉良的誠心吧?當時“刀王”就是這麼想的。於是十月十六日夜,白大俠蒙面獨闖天衣教的總壇,連殺十二條無辜的性命,奪取了“天蟬玉衣”。當白玉良把這份壽禮獻上時,冷姑娘終於展顏一笑,“刀王”美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此後更是一發地不可收拾,白大俠在冷姑娘的授意下向河北、關中武林連施煞手,給關內武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雖然白大俠作下了這累累的血案,但那都是暗中下手,蒙面所為,且從不留下活口。因此,在眾人眼裡他仍是那個和藹可親,鐵肩擔道義的大俠。但白玉良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煎熬則非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十五日冷姑娘的二十一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冷如冰終於露出了她的廬山真面目,跟白玉良最終攤牌了:其實整個事件皆是其主子——曾家堡堡主,千門老大曾明所精心設的一個局,包括“英雄帖”,“劍王與刀王的對決”等;冷姑娘還自揭身份,她本是女真人,“冷如冰”只是個化名,其真實身份是千門中的高手——白紙扇“藍旗袍”。

當然“藍旗袍”不可能是真名,只是個綽號罷了。那什麼叫“白紙扇”呢?“白紙扇”是江湖黑話,指的是千門中級別、等級比較高的騙子。冷如冰是不可能喜歡白玉良的。第一,她已經喜歡上別人了,她很快就要成為女真部頭人阿骨打之次子完顏宗望的愛妃;第二,她對白玉良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你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的。第三,千門戒律的第一條即“六親不認”,連爹媽都不能認,還談什麼個人感情呢?“藍旗袍”之所以接近“刀王”,只為借白大俠之手清除掉女真國日後進兵中原潛在的抵抗力量。

明白了真相以後,在那一夜白玉良老了十多歲。據說他的“正義之刀”終於作出了痛苦的抉擇。沒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那一夜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冷如冰冷姑娘,也沒有人見過“刀王”的刀,斷刀門自此從江湖上銷聲匿跡,偌大個武林門派在一夜之間就蒸發掉了!退出斷刀門的人都對個中緣由守口如瓶,曾家堡也保持著緘默。

斷刀門的瓦解轟動一時,成為了當年武林中的懸案。白玉良的坦白是留有些餘地的,男女情感方面的內容尤甚,或者說,他的講述沒有做到毫無遺漏地面面俱到吧~

白玉良談到解散斷刀門動機時,更多的是把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因為作了太多的壞事,不想那些受害者家屬在知道真相之後,找斷刀門的人複仇;一人做事一人當,直接找我白玉良就好了。

也是那一夜之後,白玉良就封了刀,不再過問江湖世事。但是身在江湖,不是你說不玩就不玩的,許多事是需要“刀王”去主持公道,畢竟“武林盟主”的身份擺在那。為了徹底地脫離紛擾的,他已經判斷對錯的世事,“刀王”索性隱姓埋名了,背井離鄉離開了關東平原,去往了中原。

那一年的冬天,大雪紛飛,天氣特別的冷,白大俠盤纏用盡,病倒在了東京的街頭。又冷又餓,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在他幾乎被大雪埋掉的時侯,是巡查經過此地的“東京楊大官人”楊戩救了他,還幫他治好了病。如果不是遇到了楊戩,“刀王”白玉良應該會死在那個冬天裡。江湖中人最講究知恩圖報,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為報,所以白玉良後來的命就是楊戩的了。

病好了之後白玉良主動要求留在楊府,希望能夠報答。楊戩對他也是青睞有加。白玉良改名換姓叫做白獲,音同“活”;為了徹底地告訴過去,不願意再用“刀王”的身份了,於是棄刀用棍,希望此生都不再殺生。但白玉良武藝高強,因而楊戩就任命他為太尉府的內廷總教習。一個新的名號在東京武林中迅速地躥紅,“楊家四虎”中的第一虎。作為楊府的護院,白玉良平素都在深宅大院之中,外出公幹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兵器也對不上號了,所以沒有人會把楊府的白獲與“刀王”聯系起來。

這一次白玉良是奉楊戩的差遣,要送一封家信到曾家堡,給楊戩的好朋友堡主曾明。據楊太尉介紹,這位千門大佬曾明實則是位懷揣著報國之志的“抗金英雄”,他忍辱負重,深入虎xue長白山臥底,利用“千門”的獨特地位和路子,蒐集女真的軍事、政治情報。楊太尉說得有鼻子有眼,白玉良深信不疑,為當年對曾堡主的誤會而很是不安,希望透過此行與昔日的宿敵冰釋前嫌,對於冷姑娘仍抱有著一絲不徹實際的幻想。

不想,途中遇上了“東京棍王”程觀佈下天絕箭陣要謀害燕青這檔子事。久不在江湖上行走的“刀王”路見不平,仍拔刀相助了,可這一出手終於暴露了自己身份,還失手打死了“東京棍王”程觀。

聽到白玉良把這些經歷一五一十地說出來,燕青籲咦感慨不已的同時,也為白玉良的坦蕩、謙虛和勇於承認錯誤而豎起了大拇指。誰能這麼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罪孽並為之而負疚改正的呢?那就只有“刀王”了!人家是武林名宿,那覺悟、境界與胸懷夠我們這些後輩學一壺的了。

燕青與白玉良兩人同行了十多日,眼看就要到分手的地點了。燕青是去往大華山,白玉良則要繼續往北去往臨潢府。看著白玉良那個從不離身的褡褳,燕青若有所思,褡褳裡面難道真的只是封普普通通的家信嗎?只是楊戩寄給曾家堡堡主的一封書信?燕青始終都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因為這其中的疑點太多了。一封普通的信函,是沒有必要派出太尉府第一高手亟用最好的寶馬來遞送的;而且,師傅對曾明的評價跟楊戩所說的出入太大了……

想到這些,燕青十分地矛盾,難道連白大俠這樣的正人君子我都信不過嗎?……不!我信不過的不是‘刀王’前輩,而是奸臣楊戩,那閹黨,老小子太壞了!燕青一直進行著激烈地思想鬥爭。離大華山和曾家堡越來越近了,可再不下手就沒有機會了。

話說這一夜投宿到了一家客棧,燕、白兩人又是暢談國家大事,切磋武藝,直到深夜方才吹燈安歇。燕青因為心裡有事,抱頭便睡了。不一會兒,畢竟是年齡大了,且基於信任而完全放鬆了的“刀王”就鼾聲溟然了。又捱到了四更天時分,燕青坐起來,用手輕輕地推了推白玉良,輕聲呼喊著,“白大哥,白大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