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看到王直的信時,東瀛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王直做不錯,速度出乎朱載坖的預料的快。這才一年左右的時間,便使得織田信長實力飛漲。
如果不出意外,最多兩三年的時間,織田信長使可一統東瀛。
到那時,東瀛膨脹的野心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加強烈。第一個目標肯定會是朝鮮。
朱載坖盤算著大明的事情,似乎還沒那麼容易就能平靜下來。如果大明的邊鎮不能安定下來,等東瀛出兵朝鮮之時,可就顧頭顧不了腚了。
西北的葉爾羌汗國,對於大明的態度不明。而東北的李成梁,還在與阿巴岱汗周旋。
除了這兩頭,中北部還有俺答汗和打來孫汗沒有動靜,誰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襲威寧城。
這些都是朱載坖要考慮的,必須在三年之內有個結果才好。
此時適逢戶部尚書方鈍求見,正是為了向朱載坖彙報大明的財報。
“陛下明鑑,今年我大明的收支尚可,略有營餘。”方鈍指著財報上的數字,一項項的解說,而後又道:“若非今年的事項開支太多,我大明可說是蒸蒸日上。軍制整頓,便使得支出增加了一倍,官員俸祿也是一樣翻倍。即使如此,也不到歲入的十分之一,這在以往,真是不可想象。但哈密、塞外、東北諸邊鎮征戰不休,卻也消耗不少。最大的一項開支便是安置移民,竟佔了所有開支的一半之多。若非如此,這財報便好看的多。”
朱載坖心中微微一鬆,才道:“這是先帝收權收稅,為朕打好了基礎才有的今日。就是開海,也是先帝起意而為。此為遺澤也。”
戶部尚書方鈍,張口結舌,總感覺其中有什麼事不太對。
朱載坖則是將鍋都甩給了老爹嘉靖,如此一來,對於勳貴、宗室、士紳們來說的壞事,都是嘉靖所為,與他這位新帝關係不大。有也只是兒子完成了老子的遺願,沒什麼毛病。
方鈍退下之後,朱載坖便給朵顏部的影克汗寫信。
命其派人向西北方巡戈,尋找俺答汗與打來孫汗諸部。同時與其交易羊毛,使土默特部與察哈兒部,都知道羊毛這等草原上用處不大的東西,還能賣個好價錢。
現在的俺答汗與打來孫汗,幾乎都被大明打的差點滅族。如果有機會,他們肯定不介意從大明這塊肥肉上咬一口。只是這口肥肉咬到嘴裡,想吐就沒那個可能。
朱載坖的計謀,更是陽謀。正大光明的與蒙元各部做生意,不知不覺之間,便會改變蒙元諸部的生活模式。從而使其千百年來,靠掠奪為主,變為靠交易為主。敢掠奪的話,自然有強大的明軍收拾他們。
只要俺答汗與打來孫汗兩人,不想立刻與大明再戰,便不會有任何的事情發生。等他們兩人將部族再次壯大起來之時,便會發現戰士不再善戰,也沒了戰意。
對於哈密的局勢,似乎綽羅斯部與葉爾羌部互相併不能和平相處。據楊洪義送回的情報所說,葉爾羌的阿不都汗與瓦剌部之間,原本就有矛盾,互相之間並不能信任對方。
如今有吳雲生帶著一萬鐵騎在巴里坤駐守,葉爾羌汗國與瓦剌之間的聯手,就變的更加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