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聽到這裡,心裡已經開始打算盤。大明開國之時,賦稅足有現在的幾倍。為什麼差了這許多,這些應該收的賦稅都去了哪裡?
平時沒有朝臣會提這個,但是一有人提出來,嘉靖就對此問題再也揮之不去。很簡單,田地都到了這些士人名下,賦稅也因此給免去了!
誰也不知道的是,孫義正所說的這些話,都是朱載坖教的。
孫義正自己,本就是個遊方道士,胸中哪裡會有這麼大的格局?平時吃頓好的,就已經十分滿足,可不會關心民間悽苦。他更不知道,提出來這個問題之後,會有多嚴重的後果。
此事由孫義正提出最好,他是個出家的道人,揭開此事也只是閒談。若是朝堂上的人敢提出,必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嘉靖目光在三位國公的身上一一掃過,“三位國公,你們也有許多田產吧。”
“臣的家中有千傾良田,都是歷年得來的宮中賞賜。”朱希忠知道不能不說,但也強調了是賞賜。
定國公此時已經取回了帳冊,見朱希忠說的遮遮掩掩,便咬咬牙道:“臣家中也有數千傾良田,不過,臣以為,既然世受國恩,又有俸祿,這田地便不用免賦。那些文官也是如此,他們並非窮人,就是繳納賦稅,也不過留用少些。若是大明國用充足,邊鎮便能兵精糧足。如此,何愁災荒無糧救濟,又何愁南倭北虜不平,這才是百官萬民之幸,也是大明之幸!”
英國公張溶也只得硬著頭皮,上前道:“臣不才,家中田地也可繳納賦稅!”
朱希忠張口結舌,不知道徐國公為何要帶這個頭表態,一時震的說不出話。
“成國公,你我勳貴與大明同休,納稅不過是些微而已。只裕成商號一月的紅利,便抵得上你那田地一年所入了吧。若能補足國用,大明江山穩固,我等各家才能與皇家共享富貴千秋萬代。”定國公徐延德說道。
“臣也願繳納田地賦稅,為陛下分憂。”朱希忠明白過來,這個時候要立時表態,可不能惹陛下不快。
嘉靖看到三位國公很上道,便點了點頭,“不急不急,此事應該從長計議,諸位國公先回去吧,朕的功課時間到了。”
三位國公與孫義正和陶仲文五人告辭而出,英國公成國公都盯著孫義正,兩人眼神不善。
“老道不在朝堂不議國事,不過是遊走四方有感而發。”孫義正急忙撇清道:“誰知道陛下心繫萬民,會如此敏感,真乃明君也!”
英國公與成國公還能說什麼?難道說嘉靖不是明君,這豈不是找死。
陶仲文微微搖頭,這孫義正老道可真是莽撞,今後還是與其保持距離的好。
他們這一行人剛走,嘉靖便吩咐黃錦道:“去請三位閣老議事。”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