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耀瞌目養神,腦子裡則在仔細回覆理解那幾卷言之有物、且切實可行的強兵之策。
幾番咀嚼,回味,他不得不佩服感嘆:“華夏自古多人傑。
豪強子弟並不比將門子弟差,或許因為他們更加接近黔首,他們所寫的強兵之策還更有大局觀。”
華耀想為邊軍增加政委一職,在大漢相當於軍師,但又比軍師的職權廣,責任重。
先從幷州的雁門關邊軍開始試點,畢竟,曾因長姐華昭的存在,呂布、楊峰等算是熟悉的同道人。
提到幷州軍,華耀不僅想著長姐留下來的長篇建議,還有九塊御製金牌,代表九軍的軍牌。
可能首先發出的第一塊金牌將是幷州的白虎軍了。
主將為智勇雙全的楊峰,副將為勇猛無雙的呂布。
唉,家姐為了自己,為了這個時空的大漢真的是勞心勞力。
華耀思量許久,提筆在兩張雪白的紙上寫下第二場考核的名次,以及兩場考核過後的綜合排名。
揚手叫過蹇碩吩咐道:“你去將這二張名單呈給大司馬,請他將它們公佈出去。”
“諾!”蹇碩恭敬的行禮後退下去了。
左豐站在門邊,看了他的背影一眼又一眼。
當華耀的眼神掃過去時,左豐馬上垂頭直身,裝乖,一副盡忠職守的勞模樣。
其實,左豐心裡是有些糊塗的,他看不明白陛下用人的規律。
陛下用人的規律就是沒有任何規律,看見誰在面前就用誰。
先帝時期的五大中常侍、五大宦官候爺,已經全部被處理了,可陛下還沒有提拔一箇中常侍起來。
或許,是大家的功勞、能力不足以升任中常侍?
華耀並不知道身邊內侍們心裡的那些小九九,就算知道了也不受他們影響。
也不打擾認真閱讀策論的伴讀們,繼續處理上午沒完成的奏章。
申時末,第二場考核的名次排榜單被張帖在了昨日名單的右邊。
這又引起了無數人的圍觀,裡三重外三重的。
學子們半點不嫌擁擠,不嫌汗臭,擠擠挨挨地爭先恐後在名單上尋找自己的名字。
有位個高健壯的勇武之士,似一座鐵塔般站在榜前,高聲宣讀:
“第二場考核名次榜單:
第一名:乘氏縣,李進。
第二名:乘氏縣,李勝。
第三名:鉅鹿郡,田豐。
第四名:魏郡,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