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自己的思想與古人有很深的代溝。
在古代想要博得名聲,無非就是修橋鋪路、佈施四方。
在忠直的臣子看來,只要皇帝不是給自己修建宮殿,別的基本都不會去反對,而且組建醫學院的好處那是不言而喻的。
畢竟誰不想多活幾年?
雖然少部分官員覺得隨意賜予爵位不妥,但是沒說爵位高低,或者實爵虛爵。
這個大概得看醫者的貢獻大小了。他們想想陛下精明得跟猴似的,大概也沒什麼大好處給醫者。
再加上,天子又沒說要授予官職,是以,大家也沒跳出來反對。
反正,以後看情況,到時候有不對勁的地方,再反對不遲。
有幸,少年天子比較聽得進大臣的意見。國家大事,君臣都是商量著來。
而且,他們還發現少年天子不記仇,心胸寬廣。
只要真心中為了大漢好,辦利於朝堂穩定的事情,提出利於朝堂的意見,哪怕噴了天子,他也不惱怒,天子甚至還會反思。
因此,滿朝大臣都覺得,沒了汝南袁家、南陽許家,臨淄張家,好像朝堂是更和諧美好了。
御使中丞也覺得,沒了前司空袁逢,無人吩咐自己安排屬下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少了無謂的爭鬥,朝堂空氣也清新許多。
“元常啊,你說要是朝會永遠都如今日一般該多好。”
返回德陽殿的天子,心情不錯地對著鍾繇吐槽了一句。
鍾繇抿嘴,看著天子笑了笑,心想,天子這句話,我要不要原封不動地記下來。
史官,當忠於史實。記!
他記下了,方道:“召集著名醫者,組建醫學院,畢竟是一件利民善事。且有功於後世。”
華耀聞言挑挑眉,隨後瞭然地點點頭:“也對,畢竟誰都有生病的時候。”
“只是,朕卻不會把各地名醫都弄到洛陽來。
有二個名醫已經儘夠了。
若名醫都到洛陽來,對朝中大臣是件善事!因為醫者只是負責治病救人,對他們並無威脅。
優秀醫者齊聚洛陽,對地方百姓可就沒有什麼益處了。
他們本來看病就困難,再無一二良醫,雪上加霜。畢竟,良醫方有良好的醫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說的是!”
鍾繇思量著點頭。
陳群在旁邊靜靜聽著,不多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