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少年正是自雁門關休假,準備回鄉一趟祭奠父母的呂布。
一路上,呂布看著荒涼了許多的土地,不禁回憶了從前。
有父母在,有家的從前。
父親從前也是一名勇武的幷州邊軍,殺敵頗多,因而自己家境算是比較殷實。
自己自幼便氣力過人,父親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練武奇才,便四處為他尋找名師教授武藝。
以圖他這個小子將來在這混亂的幷州保全自己之餘,也能夠建功立勳,最好將呂家發展成為一個武將世家。
正如父親所想,自己可以驕傲的說自己確是一個難得練武奇才,從六歲到八歲的兩年間,便換了十幾位軍中悍勇軍士教授。
每一個老軍士的看家本領,不到一月,便被自己都學了去。
有的殺招甚至只看一遍,自己就能領會並舉一反三的拆解,重組為適合他自己身高體能的招數。
他自己為此年少出名,而且面臨無人敢再教他的尷尬境地。
而他也的確年少就敢出去伏殺匈奴人,鄉鄰和匈奴人都言呂布乃是霸王轉世,力大無窮天賦異稟。
直到他十歲生日那年,一位自冀州而來的老者,聽聞了他的名聲過後,於是登門拜訪。
他見到了自己過後,思索了半天,才道,想要收他為徒。
那時的自己未遇對手,已經升起了一股驕矜之氣,不想拜師了。
他以為,天下間已經無人能夠再教他任何東西了,而這個將死的老者更是不配做他的師父。
對於自己的驕傲,老者只是淡然一笑,並且告訴他,只要他呂布能讓他腳步動了,就算他輸。
老者輕描淡寫的態度,無疑是對自己的輕視。
自己當時將之視為一種羞辱,於是含怒出手。
可是,無論他使出什麼樣的攻擊手段,都被老者輕鬆化解。
自己引以為傲的天生神力,精通的殺招,卻怎麼樣都無法打中老者的一片衣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有的招數,在老者看來就是少兒玩鬧的把戲。
十天過去,未曾讓老者動了一下步子的自己輸得心服口服,頓時跪地叩首,敬酒拜老者為師。
這老者便是師父李彥,玉真子門下首徒,與童淵師叔是師兄弟。
童淵師叔有天下第一槍的稱號,師父李彥有天下第一?稱號。
可惜,自己至今未有一杆合適的戟。
隨後在徵得父親同意之後,自己便跟著師父到了冀州學習武藝。
這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來,師父因材施教,不斷的熬練自己的筋骨氣力,教他基礎?法。
師父教導自己,言學會了最基礎的東西,方是根本。
自己之所以會被他打敗,那是因為修煉不到家,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路數。而且也是年紀尚幼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