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能夠一如原來歷史上的他,當那句“漢徵西將軍之墓”為他畢生的理想。
“只是那個袁家庶子,元常以為該如何安排?”
“其猶年少,陛下可讓其繼續在太學讀書。”鍾繇認真想了想,然後建議道。
華耀卻搖了搖頭:“似袁氏庶子這般,過了十五週歲的已不可算年紀小了。
若是生在普通百姓之家,已經可以頂門立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世家庶出子弟中,他恐怕也不是個例。而且他們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若是就此瞎混,沉寂下去也是大漢的損失。”
鍾繇點了點頭,斟酌道:“陛下說的是,世家之中雖然大部分資源是會傾向於嫡子,但讀書的機會還是給了庶出子的。
只是在謀舉孝廉和謀入仕的機會上,給予他們的比較少而已。”
“若是朕願意給他們一個進入仕途的機會,不知元常以為如何?”
“入仕機會?”鍾繇咀嚼這句話,似有千斤重。
他是聰明人,自然明白了天子問出口後的用意,立即感情真摯地說道:“多數的世家庶出子,不乏有雄心壯志者,若是陛下能夠收攏重用,或可成為陛下的助力。”
“不錯!”華耀讚許的眼神飄向鍾繇,是個聰明人。
他在腦海裡再覆盤一下自己的主意,使人將太傅、大司馬、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人都召集到德陽殿議事。
待君臣之間見禮過後,華耀看向一眾大臣:
“朕欲從世家子之中選拔一些青少年,籌建一個武事訓練營,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這次是大司馬劉寵首先表態:“陛下此法可行,不僅可除世家子的紈絝習氣,且能收攏世家之心,只不知陛下準備在何處籌建?
其管理任命,規模大小,以及耗費的錢糧,可有規劃算計?”
“管理者?朕再考慮一下。位置就選在西苑籌建,名額先暫定為八百,至於耗費,全由少府供給,朕將其命名為“軍官預備營”。
主要是為軍隊培養將來的中低層軍官,也是為了提升漢軍的整體素質和戰鬥力。”
“此法甚善!”
太傅陳蕃、太尉李膺、驃騎將軍竇武、車騎將軍張奐等幾人互相對視一眼,均點頭表示贊同。
既不用國庫掏錢,也能將自己的後輩送進去,何樂而不為?
司徒胡廣此時顫顫巍巍地也站起身來建議道:“陛下,臣以為,既然是培養少年軍官之處,應當一視同仁,不僅是世家子弟,也應該給那些出身貧寒的少年們一個機會方是。”
好司徒,朕拉你這個老胳膊老腿的老臣來德陽殿,就是為了等著你提出這個建議的。
華耀假裝意外的看了一眼老司徒,思考了一會方道:“嗯,司徒此言有理!朕是大漢天子,應當給所有的子民公平機會。”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