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是宦禍,數次征剿外派的中官壞事者眾,尤其表現官軍在與賊作戰上。私下收受賊寇賄賂,置國法於不顧,還沒有啥人敢彈劾他們。你去參一個試試,皇帝的家奴就算是條狗,那也是皇帝家的狗。
張珉、孫和鼎對科舉的抨擊是最猛烈的,包括王徽及渺目都支援這個第七項。
屬地學子廣泛而普遍地接受到一個重要思想——與時俱進!一般人家的孩子及蒙古娃子現在也曉得讀書的實際好處,學以致用為本,否則不如不學,回家待弄莊稼放羊去。
八股文,一個高階而空乏的無用標準,一個把無數讀書人逼成瘋子的規矩,是到該改一改的時候了。
第八項是黨爭,第九項是朝堂清談,第九項…。足足有二十三項之多,如果再把帝制這一項也算上便是二十四項。
張嫣肯接納及部分接納的只有二十三項,反對帝制的讀書人早有,但畢竟是極少數的人,且會惹來更多麻煩。
她肯在積極籌備擴軍拒賊的同時,肯讓總理署各衙署量力而行做部分的改進,是因為她也有個夢想。這個夢想是建立在黃衝不停的鐵血征伐上的,後方逐漸在形成一個高效嚴密的地方組織,其內部相對朝廷戰略清晰,高效精幹,動員力強,上下齊心,愛好學習並海納百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蒸蒸日上的屬地形勢讓內部人等齊齊看好,府軍近年的戰績更讓所有人信心百倍。
藉著這些新思潮、新舉措,她更看重的是一種全民參與的力量,這種從最底層誘發出來的力量巨大無比。朝廷官員們都在懼怕百萬之眾的闖王賊兵,同在這股壓力下,如今屬地百姓反而對樂安侯的擁戴空前。
人往往是這樣,一天天向好是正常,認為主要是因自己付出了努力。
當馬上就要失去以前本有的,則都是萬萬不肯的。因為,這沒有道理啊!
哪來的道理?就是張珉、孫和鼎為首的新派讀書人倡匯出的輿論,侯爺這裡講天理、論人道,不是萬事看錢多少。裡甲天天會用紙喇叭喊,識得兩三個字的小屁孩會日日念。人心以為,總理署的道理就是好道理!
所以他們聽說要打大仗,都願意出錢出力齣兒子。
絕大部分才定居耕牧的流民不想再失去田地、草場,不想再失去房子並被人當作人型的牲畜。他們積極參加由鄭崇檢組織的民訓,學著輪刀,學著放銃,學著守城,學著步調一致。
“單計鎮番十九堡三百一十三村,十四至五十歲男丁八萬七千九百零三。”
“不夠。”張嫣邊輕擺著扇子,邊說,“繼續組織女人民訓,凡是介於十六至四十的全參與。記住,讓那些還窩在家裡纏腳不出門大戶話婦女帶頭。傾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她們都該懂。”
“是,夫人。”顏如玉在回答她的同時,偷偷往下瞅了下自己的腳。審美這東西豈能說變就變的?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看法嘛。
“你這邊的氣味可真大。”
“明日我叫雜役再清掃一次。”戶科長官沒著官服,黃花梨算盤撥得噼啪響,“參訓的女人共計是十一萬零七百二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