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倒是個經常走南闖北的,某回去時先和義父商量一下,看看怎麼說。”
“師叔,給。”
十個蘿蔔雷,內層用油紙包裹,外層用冬至的蘭花布綁著。慶生雙手小心地捧交到黃衝手上。龍夕師兄走後,跑腿打雜事由他頂著。
尤其這些不能讓外人知曉的東西,就連蠻有見識的馬伕蔡植騰也不準沾邊。
“好,師兄,那某便去了。”
“去吧。你那一處兵營新立,軍務繁忙,須得多加些小心應付。”
話語中透著家人才有的關心。如今,六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像當初講的親如一家。
黃衝帶著馬伕和夏日高勒一夥人匆匆走了,一如他匆匆而來。他真得很忙,忙得連跟孫氏父子照一面的功夫都沒有。也僅僅曉得,孫元化人還活著。
送他出門的冬至和慶生眼巴巴地看他們走沒了身影才回身。人總是這麼奇怪,處久了就顯親近,天天膩一起又免不得打打鬧鬧和各種埋怨。等到像現在這樣,隔了開去,許多天才不定期見上一面,卻又生髮出許多不捨來。
宮內的張寶珠對新營之事也是關注的,只是表面上讓人覺察不出而已。
今年以來,似乎財神爺特別照拂。半年不到,連著兩波讓人應接不暇的送禮潮。
因前番的爭端,福王託李康妃送來一份重禮。即便貴為皇叔,他也曉得奈張寶珠不何。包括一處京郊的田莊和五千兩銀子,算是他主動不計前嫌的誠意。
也正因福王被罰的事,引發得各地藩王紛紛跑到張娘娘跟前來討喜歡探風聲,派出的人自然都攜了重禮,即便是費了番口水,她也不能全然不收。若是宗親間覺得她不近人情,那便違了初衷,反而是事與願違。
第二撥因新營總督的事。周國丈家的周鑑搏、周鑑喜於京營中才掛了千戶職,而黃衝手下管著的實授千戶、副千戶就有八個之多。這是一種堪比金子的實權。
在衛國公、英國公等等人眼裡,太康伯張國紀是個難成事的,兩府的人情願走宮裡面的路數麻煩些,也不去過多的搭理。
他們兩家的至交好友及親戚,凡是想躋身這條路上的,或是託人辦事打根基的,又是一大波託人來賀。這一次口水也不好使,兩處公府一貫走動的,再說張娘娘也離不開他們。
現在更不得了的是,有人風聞張國紀將小女兒也送入了宮中。
這等顯貴的跡象,不光是貴戚和勳臣間廣泛流傳,朝臣們也都獲悉了訊息。一些大臣開始朝這上頭打主意,也有有門路的開始託人向張娘娘表忠心。
這當口,張寶珠最擔心的是黃衝。怕他少了應對的經驗,難免踩進旁人所設的圈套。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