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專案路演結束後就到了評分環節,加上曲子凡,六個專案一共8個人,每人對其他人的專案都有最高評分12.5分的許可權!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評分之前,惜字如金的彭總竟為此做了一小段演講:
“大家今天來到這裡,身份既是互相給彼此提供支援和幫助的夥伴,又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評分高的前兩名,我會參與到專案問題的探討過程中,而當確認專案有發展前途時,專案人還有機會獲得松鼠創投的天使基金和辦公基地孵化支援。
這種情況下,活動很容易就陷入零和博弈的泥潭中!
零和博弈中,博弈方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一方得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虧多少。勝負雙方的“得”與“失”相加,總數為零。這種狀態下,如果無法建立起可信性承諾或可執行懲罰的話,雙方怎麼可能會真正無私的為對方付出和合作呢。
正如一個流行例子: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有個踏板,每踩一下,在遠離踏板的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踏板每天只能踩10次,掉下來的食物總量不足以喂飽任何一隻豬。
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爭吃一點殘羹。
這種情況下,結果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小豬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出現,我和曲子凡會充當臨時的裁判,把每個人對他人專案的評分和問題解答情況都列入到‘松鼠創投’對專案的扶持力度考量上!
所以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希望有這個打算的朋友收起私心,不要浪費大家和自己的時間精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畢竟是創客大v,一句話就打消了眾人心裡的小算盤,打分結果出來後也能非常清晰的看到每人對其他專案的真實評價:
‘驢在江湖’暫居第一,得了85分;靈犀音樂第二,分數80分;披薩外賣第三,分數是74;電商三劍客的網售假貨維權專案第四,分數65;微電影紀錄片專案第五,分數是56;而蘋果削皮器專利僅僅得了23分。
不過這個分數也僅供參考而已,並不代表一切。活動參與者還是可以透過能力展示為專案加分,依然有被投資和贊助的可能。
確認了把‘驢在江湖’專案第一個拿出來探討後,曲子凡在白板旁邊的牆壁上,用不幹膠紙貼上了4個問題:
1.公司目前遇到的具體問題是什麼?
2.這些問題的核心關鍵點有哪些?
3.這個問題有多少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