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雯雯心中也産生了類似的感受,或至少也在情感方面産生了某種共鳴,沒來由的問了張健濤一句:
“為什麼你要為自己的小說安排一個註定傷感的結局呢?”
沒頭沒腦的聽到這樣一個問題,張健濤也很奇怪,反問到:
“現在上傳到網上的部分小說只是我寫的四分之一左右,大綱都沒有完全展開,你怎麼就認定結局會傷感呢?”
雯雯也不去糾結他的疑惑,隨口答道:
“時間沙漏這部小說的主題是愛情,但是不管以後故事的走向怎樣,現在的女主人公都已經三十三歲了不是嗎?三十三歲的女人沒有結婚,甚至還不明確自己的情感歸屬,這樣的情形下,最終獲得美滿愛情的機率能有多大呢?”
聽到雯雯這樣講,張健濤幹脆找了個大石頭靠了過去,擰著褲腿的水漬說道:
“其實三十三歲是我思慮良久才設定的一個年齡線,當女人經歷了愛情萌芽的十四五歲,不斷遇見和錯過的二十三四歲,再到釋然妥協的三十二三歲,她的人生觀和愛情觀會完整很多。
每一個階段的愛情都有其獨特的魅力,體驗了這些不同感受的愛情和人生難道不也是一種幸運嗎?至少我個人就覺得只存在開心記憶的幸福是寡淡的。
三十歲到三十五歲是優秀女人的巔峰期,她身體的魅力依舊,思想也足夠成熟,只要還依然相信愛情就肯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歸宿。
雖然這本書會側重描寫一些錯過的美好,但我本意並不是讓讀者跟著主人公一起沉淪。什麼時候敢於正視並接受過去,什麼時候就可以幸福的擁抱未來,這才是我想要傳達的主題。
隨著以後章節的更新,相信你會察覺到書中女主角,幸福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不同時期的觀感不同而已。”
本來劇透是作者一般都會極力避免的,但是既然只討論一下大綱,而且是私下裡的聊天,張健濤也不介意為雯雯撕開一道口子,讓她瞥一眼作品未來的情節設定。
馬麗在張健濤身邊出奇的安靜,愛慕而又崇拜的看著他,這個也就不過二十六七的大男生,怎麼會對愛情有這樣深刻的見解呢,自己這個相信一見鐘情的人,怎能抵抗的住這樣浪漫的靈魂。
但顯而易見的是,這個風一樣的男子是現在青澀的自己駕馭不了的,光這一路上遇到的師師和雯雯,各方面條件就比她要好很多,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張健濤身邊也肯定會經常圍繞著這樣優秀的女生。
所以她不再奢求能成為他的愛人或者女友,只想盡最大努力支援他,讓他的這部小說徹底火起來。
看著馬麗一臉憧憬的樣子,雯雯不由羨慕起小女生的單純來,堅持道:
“可能這就是小說和現實的區別吧,雖然你說希望這部小說盡可能寫實,但事實上你依然可以為主角安排無數種可能,不管遭遇哪種情況,你都會讓她在合適的時間裡遇到對的人,幫她化解難題,接受她的錯誤或缺陷。
但這些終究不是現實!人生是非常殘酷的,一個真實的人又能夠承受多少失去和痛苦呢?”
沉浸在自己情緒中的她對張健濤的雞湯明顯不是很買賬。
感受到雯雯明顯開始認真了,花少也從岸上插話道:
“對情感創傷的承受力弱的話,這個問題是無解的,所以我認為幸福除了靠運氣外,還必須神經比較大條。
如果女生底子好,人品沒問題,眼光糾結程度又不太高的話,只需要放下包袱嘗試和接受就可以了。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人,說到底其實是個機率問題,交往的人足夠多,自然有一款會是你的菜,剩下要做的事就是把他看住,別跟丟了就行了。”
他的見解一如既往的簡單直接,卻又正好契合了張健濤時光沙漏想要傳達的主題!
愛情這個話題既然被展開,年輕人怎麼會不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所以君陌也加入了討論中:
“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可在愛情這件事上又可以非常簡單,能包容你一切的肯定會陪你走下去,而承擔不了的自然就會分開。
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做出的選擇也可能是不同的,如果註定要在錯誤的時間不得已接受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結果,那就等下一次機會到來好了,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適合自己的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