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報喜不報憂已是傳統。
於是,在李淵等三人的注視中,李承乾突然豪邁一笑,信誓旦旦道:“阿孃,這是孩兒自己要求的。”
“噢,這是為何?”長孫皇后詢問道。
“因為阿耶曾說過,‘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
李承乾解釋了一句,然後突然有些羞澀道:“孩兒久居東宮,與這些相距甚遠,之前為了做生日蛋糕才明白衣食二字的不易,多番努力皆以失敗告終。所以,孩兒認為想要了解百姓,瞭解大唐,待在東宮是不行的。”
長孫皇后恍然,李世民則眼睛一亮,這句話是他剛登基後不久說的,沒想到對自己孩子有所裨益,心中突然升起一絲絲為人父的驕傲。
這種感覺對李世民可謂新奇,之前從未有過。哪怕是深受李世民喜愛的青雀,自幼也是熟讀儒家經典,可沒熟讀李世民語錄。
有人爽,自然有人不爽。
“咳咳...”
太上皇李淵懷抱雙手,撅著嘴巴重重的咳嗽了聲,心裡很是不滿。
乖孫兒你情願說他十年前的話,也不誇誇祖父這一個月的敦敦教導?
祖父那些個金玉良言也不比他的差啊。
李承乾看明白了,但他也懵了。
講道理李淵謀略確實不差,但是在對民生對社會的感悟上來說,差距李世民真不是一點半點。
要知道在貞觀年間許多政策的發行,幾乎都是跨時代的理解。
但祖父想聽,乖孫兒能怎麼辦呢?
只能委屈委屈魏大人了,畢竟他還年輕,經典語錄啥的不急。
抬起頭,李承乾朗聲道:“祖父也教導孩兒許多,‘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讓孩兒知道君不可忽視民,反之,則民亦不可不知君。”
嚯,李世民驚呆了,這句話簡直與他治國策略不謀而合。
太子真在大明宮裡有所成長?
細細估量後,李世民放棄了讓李承乾擔任起居郎的想法,讓他出去接觸百姓也是好的,正好可以驗證最近所學如何。
李淵則凝神沉思,吾何時說過這話?
莫不是宿夜交談後迷糊所言,或是每日‘散步’後的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