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這些詞條的評論風向變了,熱度也逐漸消失,對方又開始爆料。“如果只是使用別人的稿子假裝是自己的就算了,但沒那麼簡單,因為阮老師真的是一個文盲。下方圖片實錘。”
柳士茵翻看了一下,這些都是王若涵團隊的內部群討論的內容,有些是單獨傳送的聊天記錄。對方截出來的內容確實很過分,工作人員問老闆王若涵下期要不要講《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難免有迷茫,講這本瀏覽量肯定高,而且對讀者來說受益匪淺。過了一天王若涵回複道:“翻了幾頁,雞湯感很重,換一本。”還有工作人員提議:“《秋園》怎麼樣?讀起來很有厚重感,但又不會太過沉重。”王若涵直接回複:“沒看過,講一下故事梗概。”此類對話還有很多,王若涵大多數時候給出的回複都是“沒看過”或者一些負面評價,顯得很不專業。
“大家趕緊看清楚這個女人的真面目吧,立這種假惺惺的人設還不如直接賣書賣課來得痛快,欺騙粉絲感情。”
“她連中學必讀讀物都沒看過都可以做知識博主,還給大家講書,甚至還成了千萬粉絲博主,這個世界太魔幻了,錢這麼好賺的。”
“這下真是我上我也行了。”
“侵犯寫手版權,還什麼都不懂。”
“雖然但是,再說一次,寫手是簽約入職的,給錢了,不算侵犯版權。”
“阮老師四年老粉,說實話不傷心是假的,我竟然真的傻乎乎以為她很博學,很有思想,我甚至還以她為目標考上了a大,真的好難過。”
“啊,前面的寶子你真的好投入,好真情實感。”
“但是想想,你考上了a大,這是你實實在在的生活,不要沉迷網上的這些偶像,他們可以作為你感情的寄託,但不能成為你感情的一部分,所以別傷心了。”
“說得對,就算阮老師是假的,但你可以努力學習,成為真正知識淵博的人。”
很勵志很感人,柳士茵退出軟體,給王若涵發去訊息:“你現在是怎麼打算的?”
王若涵很快就回過電話來:“你都看到了?”
柳士茵嘆氣:“看得清清楚楚,翻了好幾百條評論。”
“嗨,你看評論幹嘛,你不是說過了嗎,不要理這些評論。”
“可是這關繫到你的工作,這次形象受很大的損害,你以後要怎麼做。”
王若涵笑笑:“我也打算退網。”
“什麼?!”
“怎麼了,不可以嗎?你之前的行為激勵了我,本來沒勇氣的,可是我覺得犯錯就是要承認,從頭再來也沒什麼可怕的。”
“你,你真的這麼想?”柳士茵安慰道,“一定要慎重啊。當然你如果想明白了就好,如果你缺錢我可以給你的,你還可以繼續來蹭飯,可以省下好多。”
王若涵笑了:“好啊,因禍得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