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清水含笑> 第142章 紅塵憚(4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2章 紅塵憚(45) (2 / 3)

我想不明白的並不是爸爸讓我出門幹活,想不明白的是為何在家偷懶的人可以理直氣壯的教訓在外努力幹活的我?

打那次以後,他們再讓我去放鴨子,我就故意闖禍了,同樣是舉著那根本長長的竹竿,把鴨子直接趕到別人家秧田裡去了,然後讓業主去找爸爸媽媽的麻煩,我就躲在背後偷偷的笑了。看到他們對業主那樣苦口婆心道歉的樣子,才解了我的內心不平之氣。

就這樣好多次,我總是故意把鴨子趕到別人家的稻田裡去了。然後讓業主去找爸爸媽媽的麻煩,因此我也捱了好幾次餓,捱了好幾次打,換得了我終於不用出湖邊放鴨子了。

可也是打那以後,我犯了“驚恐症”,我連碗也不會洗了,每次幫媽媽洗碗時,只要有人盯著,我的手就發抖,手裡一拿到碗,就不停的抖,這一抖,又把手裡的碗給抖掉了,打碎了,為此,我又捱罵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怕犯錯的“驚恐症”就這樣埋落在我的心靈深處,那種一做錯事了彷彿天要塌下來的感覺,就會被餓死的感覺如影隨形,時不時會跳出來折磨我。

後來發展到不只是洗碗時,做其它任何事情,彷彿總有一雙眼睛在審視著我,那是一隻魔鬼的眼睛,它像是在我身上了鏈條,讓我不能動彈,讓我渾身發抖,就這樣抖掉了自己的半壁山河。

時光流逝,我也一天天長大著,我念人情淡漠,我念大千渾濁,爸爸媽媽的事我學會了不念不理不問,但我內心依舊迷霧成團,深感不適,卻又找不到自己的出口?

直到讀高中後,我開始迷戀上了讀課外書籍,也不記得是在哪本書上讀到了一個詞語:叫實用主義。

我想,爸爸媽媽應該就是書裡所說的純粹的實用主義者吧,在他們眼中,這些小者,弱者,老者,是有罪的,的確,像爸爸說的那樣,小孩子是沒有心的,所以可以把他們像個木偶人似的任意擺弄的,任意拍打的?是這樣嗎?

那時我堅信他們這套邏輯是不成立的,如果小者,弱者是有罪的,那是不是每個孩子一出生時,是不是都帶著罪來到人世間的,所以要不斷的折磨他們,為他們贖罪嗎?這樣下去,那麼世間可能只存在兩種人了,一種是自認為的完美無缺的坐登高堂的“神”,一種是渾身都是缺陷的只需幹活且需閉嘴的“活死人”。

難怪我讀初中的時候會變成了小偷,偷爸爸媽媽的盒子的錢,偷錢是拿來做什麼呢,是用來買零食分享給小夥伴們吃的,是用來買漂亮衣服的,因為我想成為同學們眼中完美無缺的神啊,幸虧我很快意識的了,不然自己可能會從小偷變成大偷了,要維持“神”的樣貌哪有那麼容易的。

是的,越是被陽光照著的地方,總是有一個黑暗的影子。

爸爸媽媽不是神,我也不可能成為神。

如果他們是神,就不會打我了?神是無聲無息的存在的。

如果我能成為神,那我為什麼要偷爸爸媽媽的盒子的錢,只是為了在同學們面前裝神弄鬼的。

人真的能變成完美無缺的神嗎?對此,我是深深的懷疑的。

而純粹的實用主義的爸爸媽媽,行使的就是“神”與“活死人“的邏輯,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神,把我當成了“活死人”,還騙我說小孩子是沒有心的,然後他們就可以隨意使喚我去幹活了。

我才不想當“活死人”了,這什麼邏輯?每一個有用的人不都是從無用的孩子成長起來的嗎?難不成能飛了,不用經過弱小階段就直接有用了?什麼狗屁邏輯?我深深質疑?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腦海裡的在為自己的“無用”做辯護,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可以在無有與實用之間靈活切換的。實用於身,無用於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