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紅樓同人)別跑> 第207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7章 (2 / 2)

今夜,大明使團商議結果就是:爭取在臘月初橫渡黃河,臘月中旬趕到慶陽,屆時再看隊伍狀況,是趕路去蘭州過年,還是再議。畢竟路上各種計劃外的事情總會有發生。

………………………………

同一時間的京城,黛玉將今日收到的信件對著燈火又看了一遍,然後那小號的毛筆臨摹了表哥畫給自己看的花鳥蟲魚,然後叫紫鵑把多寶閣上的兩個木匣子抱過來,分別放好一份炭筆畫、一份白描畫。

紫鵑、雪雁、一月、二月在旁伺候著。

這麼一陣子相處下來,一月二月角色轉換很快,已經習慣直接對二奶奶回稟事宜。

活潑的二月覺得,二奶奶其實還是很不錯的,院子裡的小事都下放了權利,叫自己等四人管著,她只看最終結果——這大約就是勞心者治人,或者說是用人不疑?二月自覺文化沒有一月學的好,也不知道用詞準不準。反正四個大丫鬟之間權利碰撞平穩度過,現在院子裡也算是氣氛和諧。

雪雁年紀最小,又是從揚州就跟著黛玉的,見二奶奶對著二爺的來信是邊看邊笑,也忍不住好奇:“奶奶,二爺他們這是到哪兒了呀?”

天地良心,為了糾正雪雁時不時脫口而出的姑娘二字,王嬤嬤和紫鵑不知道說了她多少次,後來還是黛玉發話:“再喊錯一次,扣一百錢。”於是雪雁就再也沒在稱呼上犯錯了。

黛玉笑笑說:“表哥寄這份信的時候,是在真定府,按照他說的腳程,現在應當到了太原府了吧。”

雪雁聽得一懵一懵的,真定府在哪兒?太原府又在哪兒?

這世間,地圖那是重要軍事資訊,等閑人是見不著的,即便有些古籍上畫著,也不過是寥寥數筆,抽象得不得了,只標註了哪兒是哪兒,什麼山川河流一概從簡。黛玉開蒙前,在林如海書房呆過一陣子,便是因此見過幾眼地圖,至今仍然記得。

如今見四個丫鬟都一臉好奇,才從表哥的來信裡學到許多待在後宅、只是看書學不到的知識,黛玉便一時間起了心思好為人師起來:“真定府就在直隸西南邊,下頭管轄了五州十一縣,和東邊的天津衛一樣,也是拱衛京師的主要城鎮。表哥說,他們路過真定府的時候,禁衛軍們都對真定的缸爐燒餅好奇不已,又說當地有一廚名曰石老化,所做的缸爐燒餅堪稱當地一絕。然則禁衛軍將士人多肉少,無法全部吃到,很是遺憾,於是表哥幹脆叫人買走了石家鋪子的一口缸爐,又讓石老化指點了廚子,想來,接下來的路段,眾人可以紛紛過嘴癮了。”

而那石老化,得了一百兩銀子,怎麼不樂意教?總歸他家就一個鋪面,三個兒子,也沒指望能把買賣做到真定府外頭去。一個缸爐才一兩,自己做燒餅也沒秘方,無非就是肉挑新鮮的、面揉細膩點而已,這樣就得九十九兩,石老化樂了好幾天,還沒等寶玉他們一行人離開,就去鄉下置了好幾十畝土地……

雪雁感嘆一聲:“二爺就是心善。”

黛玉笑笑:“怕是表哥自己也饞。”說著,就想起聽老祖宗說,表哥小時候吃撐了璉二表哥帶的街邊小吃,鬧肚子,害的璉二表哥吃教訓的事;又想起當年來到榮國府,起初自己覺得孤單無依靠的,結果發現府裡的姐妹都鐘靈毓秀,又有兩位表嫂也和氣,那時候,表哥也常常帶各色小吃、小玩意兒回府給眾姐妹,不過每次都會叫錢嬤嬤過來叮囑一句:嘗鮮即可,切莫貪嘴。

【一晃,都好多年過去了呢……也不知道表哥幾時能回來?】

眼見奶奶笑笑就開始走神發呆,幾個丫鬟看了看天色,終於是出言規勸奶奶早些歇息——畢竟,明天請安不好遲到呢。

就連雪雁都知道,每次二爺寄信回來,第二日,二太太的臉色就會特別複雜,又是高興又是嫉妒的……搞不明白二太太到底在想啥。

…………………………

從太原府出發,大明出使的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奔延安府,這一路,需要橫渡兩條河,第一條是汾水,第二條便是黃河。

而此時,這條黃河第二大支流,早早就結冰了。

因為秋冬是旱季,河道比春夏要窄許多,結冰的河面大約只有一百五十米寬,上吊著一座瞧著不太新的浮橋,偶有進城或者出城的人匆匆而過。

冒炎章又開始著急了:【這這這橋,地圖上只說有橋,沒想到居然是木製橋,這能經得住咱們一行兩千多人、四五千驢馬過去麼?瞧著有些搖搖欲墜的不靠譜啊!】

脫歡等人也呆住了,畢竟他們來大明的時候,先借道的韃靼,並不是走的這一條路——雖然這幾天跟著大明的人一起走,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是沒錯,可是脫歡永遠不會因為這麼些好吃的重點:自己付錢),就忘記了被大明人拒絕求親和當眾被索要財物所丟失的臉面!跟著對方行路省力省心是一回事,跟著一起去送死又是一回事!這橋,萬萬過不得。

於是他出言:“我看還是繞路吧!不然說不定才過了一半的人,這橋就垮了。”

寶玉和林如海對視一眼。

要麼說‘天下的聰明人大多是相似,而笨蛋卻有不同的笨法’呢,林如海吩咐,令禁衛軍去找附近村子的耆老,問問汾水這幾年冬天起凍的情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