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朕看,既然韃靼人有心向學,倒是可以派人去傳道授業解惑也,眾愛卿以為如何?”十六想了小半夜,覺得引進來不如走出去,派忠心可靠之人去番邦授課,三五年換一批,還能探聽番邦的情況。
蔡閣老和衛閣老相互看了一眼:陛下的主意是好,就是太天真了一些,番邦人哪裡會答應我們派老師去呢……果然陛下還是年輕人哪,得叫他自己碰幾回壁才行吧。
於是兩位閣老高呼陛下聖明。
十六笑了笑:“再說瓦剌王子求親之事吧。蔡閣老,你再來說說?”
其實百官更關心的是榷場,但是陛下既然說一件一件來,那就再等一會兒。
蔡閣老是行伍出身半路從文的,對韃靼沒什麼好感,對瓦剌也一樣,更是有,先帝時期也冊封了兩位宗室女為公主,分別嫁與遼東那邊的女真和瓦剌,和親女真的那位公主且不說,二十幾年前和親瓦剌的公主嫁的就是脫歡的親叔叔——那時候脫歡他叔叔才是瓦剌的王,後來脫歡的親爹政變成為君王,那和親去的公主也就成了脫歡他爹的後宮,不過不出兩年就死了。
蔡閣老打心眼裡也是看不慣和親這樣的事情的,不過身居高位多年,說話也不那麼沖了,他出列,心中苦笑一聲:【陛下的酒,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遂蔡閣老表明並不贊同和親之事。
十六問另一衛閣老之時,對方卻持另一種觀點。
便是因此,兩位閣臣的擁蹙便也紛紛站隊,才安靜下來沒多久的太和殿又喧嘩起來——這便是政治,上一刻兩位閣老還可以頗有默契地對視,下一刻又可以因為意見分歧而吹鬍子瞪眼。
“臣聽聞,衛閣老家有明珠,不若這樣吧,既然衛大人如此贊同和親之事,臣覺得陛下可賜衛大人之女郡主之位,為國效力,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眾人吵得正酣,忽聽聞這樣一個提議,紛紛想要回頭看是哪個人出的餿好主意——好了,是那個脾氣比茅坑裡的石頭還硬的禦史李晏,就連衛閣老都有了一種嗶了狗了的感覺:【我的小女兒……我的小女兒如珠似玉、才貌雙絕,便是入陛下後宮也使得的,怎可去瓦剌那苦寒之地、嫁粗野之人!】
此言一出,蔡閣老那邊的大臣都恍然大悟,紛紛出言贊同,道是可以叫贊同和親的官員,舍了他自己的女兒以全天下。
衛閣老舍不得,總有不入流的官員想要投機,畢竟若是自家女兒去和親,妥妥就是被封為郡主——那麼身為親爹的自己……
然後李晏又說了:“若是真有這樣的官員,要麼是深明大義要麼是投機取巧,陛下還是將他榮養起來為好。”得,那就是獻出女兒之後,那人的官場生涯也就結束了。
禦史李晏字字誅心,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是想投機取巧,那麼深明大義者,脫去官服又怎麼會捨不得呢?
真是一個死衚衕,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618買的改良漢服到了,我覺得趁自己還年輕穿想穿的衣服,做想做的事,很棒
發了微博微信嘚瑟
微信朋友圈下頭好多人說大長今
╮(╯▽╰)╭,這是漢服啊……
是我們民族的衣服吧……
另外晚上看了神奇女俠,沒啥感想,男主挺帥……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