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盒之中裝的,說不定是機關暗器,他自然不會傻到以身犯險。
小太監側過身,伸出一隻顫顫巍巍的手,緊張的看了李康年一眼,咬了咬牙,用兩根手指捏住盒子上的銀扣,正欲開盒之時,這熟悉的一幕讓李康年突然想起了什麼。
齊文帝命人在京城種上大麗花,李康年清楚其中原因。
大麗花是華瑾大公主最為喜愛的一種花,齊文帝一直期盼著華瑾大公主來到大齊京城,看到這滿城繁花。
當年,華瑾大公主的公主府中,也有一園大麗花。
齊文帝與她時常漫步在大麗花之中,知她喜愛此花,愛屋及烏,齊文帝自己也喜歡上了這種豔麗非常的花朵。
那時的齊文帝身在異國他鄉,靜待回朝時機,無朝政煩憂,頗有閑情雅緻。
有一回,婢女不慎弄壞了華瑾大公主的首飾盒,令華瑾大公主極為不快。
為討佳人歡心,齊文帝不惜向木匠討教雕刻之法,想要為華瑾大公主雕刻一個精巧的首飾盒。
他十分用心,只是實在缺乏雕刻天分,後來雖然勉強雕了個首飾盒,卻是毫無精巧可言。
見自己親手做的首飾盒實在不佳,齊文帝擔心送出此盒,唐突佳人,遂吩咐李康年將首飾盒丟掉了。
原以為他不提,華瑾大公主就不會知道此事。沒曾想,李康年拿盒子去丟時,卻遇到了華瑾大公主,華瑾大公主清楚此盒是齊文帝親手所做,便向李康年要了去。
記得當時華瑾大公主還笑稱此盒醜的奇特,值得珍藏。
想到此處,李康年連忙大聲喝道:“住手,此盒碰不得。”
小太監嚇得打了個激靈,連忙縮回了差點開啟木盒的手,他拍了拍胸脯,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西魏來使則以為李康年發現了什麼,一顆心提到了喉嚨口。
李康年連忙走上前去,將木盒小心的捧在手心,他用手仔細摩挲著木盒底部兩邊,豁然摸到一個細小的缺口。
他神情一怔,更加確定眼前這個盒子,就是當年齊文帝給華瑾大公主做的那個!
這個小缺口,還是李康年當年磕壞的。
事隔二十餘年,他差點忘記了此事,怎麼也沒想到,兜兜轉轉,這個首飾盒又回到了他面前。
這個盒子為何會混進國禮之中?難道這是華瑾大公主刻意為之?
李康年記得,華瑾大公主並未使用此盒,而是將此盒收藏了起來。李康年有理由相信,除了華瑾大公主,無人會儲存這個首飾盒二十年。
且,華瑾大公主身份尊貴,她完全具備對國禮動手腳的能力。
想到此處,李康年目光驚疑的再次看向手中的盒子,心道:難道盒子之中裝的,乃是華瑾大公主給皇上送來之物?
李康年緊張的嚥了咽口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如今乃是非常時期,若盒中之物是為了讓齊文帝改變心意,從而將寧薇送去西魏為勤帝治病,又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