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末將經歷一場生死,此次醒來,深覺冤冤相報何時了,若為尋仇誤了終身,實在不值,相信寧老侯爺在天之靈亦不想看到此種情形,”
齊玄宸越是如此,賀良越想為他寬心,雖然自己亦有不甘。
齊玄宸聽罷,灑然一笑,道:“仇自然要尋,終身卻是誤不得!將軍莫要憂心,若無把握,爺定然不會輕易出手。”
說到此處,齊玄宸想到了什麼,話鋒一轉,道:“將軍有意卸甲歸田,爺本不該相擾,然,有一事只有將軍能夠做到,不知將軍可否相助。”
“殿下但說無妨。”賀良正色道。
齊玄宸方才的態度,讓賀良對他頗為敬重,此刻自然不會拒絕。
略作斟酌,齊玄宸緩緩說道:“爺雖為大齊皇子,卻也明白大齊與西魏差距,歸根究底,兵力乃是主因。”
“不錯。”賀良點頭表示贊同。
齊玄宸繼續說道:“大齊各方兵馬之中,以寧遠麾下數目最多。然,此人無德無能,且生有異心,不配居於侯爵之位,寧家二子浩焱天賦異稟,乃難得良才,他雖年幼,歷練不足,可若有雷大將軍在旁提點,由他統帥三軍,必定能讓大齊如虎添翼。”
賀良身為寧家女婿,對寧遠品行自然清楚,他一直認為讓寧遠繼承兵權,是寧老侯爺在世時唯一做錯之事。
當然,寧老侯爺當初做下這個決定,也是無奈之舉。
他膝下只有三子一女,太夫人所出的寧昌興寧昌隆皆為狀元之才,他們品性純良,卻不曾從武。
寧老侯爺彌留之際,思及兵權旁落必定會引起軍心動蕩,寧遠雖非良人,卻始終是他的兒子。
他清楚,有他血脈的寧遠才能真正服眾,使得軍心穩固。
寧老侯爺並非聖人,曾經因厭棄夏氏,對寧遠的態度冷淡,縱使寧老侯爺清楚孩子是無辜的,亦無法對寧遠生出親近之感,對此他心中難免有著些許愧疚。
諸多原因夾雜,寧老侯爺才將兵權傳給了寧遠,還曾交代寧遠,一定要聽從雷大將軍之言。
他以為寧遠雖無才德,可只要他願意聽從雷大將軍的話,保大齊數十年平靜不成問題。
然,他低估了寧遠的貪心,寧遠身在高位,又怎會屈居與雷大將軍之下?
在夏氏身邊的耳濡目染,讓寧遠的心性扭曲,如今身在高位,更是不可一世,嗜殺兇殘,侯爺之位讓寧遠感受到了權利的誘惑,如今的他還想更上一層樓。
他清楚齊文帝對他不甚滿意,竟想學寧老侯爺當年那般,親手扶持新皇!
就算他當初看好的齊玄瑄已經敗落,他還是不曾死心!
近日齊玄宸冒充渤襄王與其通訊,隱隱表露了垂涎皇位之意,寧遠的回信之中,非但沒有冷落生疏之意,還隱隱表露了身為臣子的恭謹,還曾言渤襄王前景一片大好!
以寧遠如今的身份和手中的兵權,實在不必對渤襄王表露恭謹之意,他有此舉,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甘於為渤襄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