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男一女,正是離京多時的寧蔓和寧十一,而之前追著歌女而去的,則是寧蔓的另外一個影衛。
寧蔓來到易縣已有半個多月,前天,在易縣邊上的一個村莊,聽到一位老婦人哭訴,這才得知老婦人的孫女被縣裡的李姓大戶擄走,生死不知。
身為京兆府府尹女兒的寧蔓,遇到這種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是以便臨時改變行程,留在了易縣整治惡霸。
這兩日,她帶著影衛調查李成,發現他的確是色中餓鬼無疑,家中小妾十來個不說,還四處調戲良家。
只不過,李成雖然好色,府中卻沒有女子是擄劫而來的。
還以為李成遭人誤會,沒曾想,卻在跟蹤李成時,發現他吩咐手下擄劫歌女。
看李成那習以為常的模樣,寧蔓不難猜測到,除了李府之外,李成還有別的縱樂之地。
“晚些本姑娘便給爹寫信求助,咱們先找足證據。”寧蔓雖未貴家千金,然,女兒之身,沒有官職,自然不能與縣令硬碰,正如寧十一所言,將此事告訴父親,才最妥當。
寧蔓說完,便走到了盲眼男子面前,道:“你別傷心了,你的娘子不會有事的,本姑娘的人已經跟去了,很快便會救回你娘子。”
“真的嗎?”盲眼男子欣喜過望,他掙紮的站起身,“姑娘,你所言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本姑娘才不會騙你。”寧蔓頗為驕傲的回道。
盲眼男子聽言,連忙朝寧蔓方向行了一禮,“姑娘大恩大德,在下無以回報,來世願為姑娘做牛做馬…”
“好了,好了,本姑娘不缺牛,也不缺馬,亦不用你報恩。你家在何處?本姑娘送你回去。”寧蔓是個熱心腸,知道盲眼男子不便,便提出送他回家。
“多謝姑娘,姑娘如此善心,他日定有善報。”盲眼男子來易縣生活不過一兩日,無人領路他的確無法回家,是以沒有拒絕寧蔓的好心。
待盲眼男子說出他家所在之處,寧十一便扶著他往他家走去。
寧蔓性子活潑,途中無趣,她便與盲眼男子說起話來。
“看你說話文縐縐的,你應當是個讀書人吧?”
男子面上露出苦笑,回道:“在下不才,念過些書,自患眼疾之後,便荒廢了。”
“原來是這樣,但你既然讀書識字,理應不該淪落到賣藝為生才是。”寧蔓好奇不已。
男子臉上的笑容更加苦澀。
“為讀詩書,將家人拖至窮苦不堪,患上眼疾更是捉襟見肘,無奈爹孃執意為在下治病,明知家中不堪重負。在下只得離開家鄉。饑寒交迫之際,岳父好心收留,岳父岳母以賣藝為生,在下便譜詞寫曲。前些日子,岳父患上重病,為籌銀兩,在下與娘子這才去酒肆賣藝唱曲。”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聽聞瑞王妃妙手回春,在下一家搬來易縣,亦是奢望能遇到瑞王妃,若幸運得她眷顧,岳父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