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吏說的平淡,好似平日裡的0花錢1般,實則單單兩萬兩銀子都足夠讓6家變賣家當都出不起的程度。再者說,內江縣有十幾個莊子,憑什麼他6家就要出如此之多?這不是見軟柿子捏?
6錫明招呼身邊長工,在其耳邊低語1番,長工點頭而去,不1會長工回來,待會4個巨大銀錠,放在桌子上,發出沉重的嘭聲,單聽聲音,足有2百兩。
宋書吏故作驚訝道:“6老爺,這是作甚?”
p
“1番心意,不足掛齒。鄙人有個小小的疑問,敢問宋先生,既然裴氏已立,那麼前明的功名,自然也就不算數了。知縣老爺既然想勞軍,那麼這麼多銀子,何不諸多莊鎮均分,也好避免銀子湊不及時,辜負了知縣大人的1番心意?”
聽得此言,宋書吏明顯眼睛1亮。按照前明規定,只要考取功名,比如舉人進士等,均有1定限度的免稅額度。但規定是1回事,實際操作又是另1回事。這些人至少都有舉人功名,都屬於預備官員,對於官員來說都是未來的同僚,又豈有收官員自身稅的道理?
故而,大明前中期,或許真有地方會按照免稅額度稅收,但到了王朝末期,對於這些有功名之人的賦稅,基本上都是1文不收。即便這些人佔據了絕大多數土地,朝廷的賦稅,包括近幾年新增的遼餉,剿餉等攤派,都談不到這些人頭上,全都歸於剩下的沒有功名之人繳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宋書吏有些意動,不過好似想到了什麼,有恢復了平靜,道:“6老爺所言雖然有理,但我裴家軍並沒有明確要求廢除這些人的功名,所以還是不行。”
“時候不早了,6老爺,我還有其他事,兩日後務必將所需錢糧準備好,要是逾期不納,後果6老爺想必也知道,告辭。”說著,宋書吏起身便要離開,臨走還不忘將桌案上的銀子塞入懷中。
6錫明趕忙起身,道:“6某與縣中許典史相熟,還望看在許典史的面子.....”
“6老爺可能還不知道。”宋書吏打斷6錫明的話,“許典史由於欺壓百姓,已經被裴家軍李將軍斬首示眾了。6老爺好自為之。”
離開銀山鎮,宋書吏身邊1個衙役湊上來,“大人,咱們就這樣離開了?”
宋書吏斜眼看了那人1眼,但就這1眼,宋書吏便知道此人問出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你以為如何?”
“嘿嘿,”那衙役搓著手,點頭哈腰道:“小人們跟著大人出來1趟也不容易,家中還有父母妻兒要養,這個什麼都拿不回去,也有點說不過去,不是。”
宋書吏忽然笑了起來,看到道路盡頭1間間低矮的茅草屋,那些事6家佃戶所住的地方,道:“別看這1片田都是6家,但是這地契上寫的可都是這些泥腿子的名字。這也是想6家這種狗大戶收買這些人的田時常用的伎倆了,地契上不寫他們的名,他們就不用繳稅。
既然你們不嫌累,你們大可走上1遭,能拷問出多少稅糧,我只要7成,剩下3成歸你們,怎麼樣?”
衙役1聽,心中頓時破口大罵,罵完之後,卻又不得不賠笑答應下來,要不然就連這幾個大子都沒有。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們這些衙役在大明都屬於賤戶,跟宋書吏這邊人簡直1個天上1個地下,只能宋書吏說什麼就是什麼。
隨後,78名衙役闖入村子,餓狼入村,挨家挨戶闖入其中,搜刮這1切看起來值錢的財物。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