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二將捉到的錦衣衛,以及羅汝才去往北直隸,崇禎調動張宗衡東進北直隸,去剿滅羅汝才的事,跟高迎祥陳述了一遍。卻不料,高迎祥滿臉不屑的對裴小二道。
“這就是官兵用的的調虎離山之計罷了。他們不打介休,反而猛攻城外的營寨,就是為了想把我們調出介休,然後圍城打援,要是我們真的中了官兵的奸計,出了城,那肯定是有去無回。”
“哦?高兄,何以見得?”
“裴兄弟,你是有所不知。別人我不知道,但是羅汝才那東西我可知道的緊,就算羅汝才那廝真的跑到了北直隸,但以那廝膽小謹慎的性格來看,他絕對不可能做得如此張揚,還佔據兩縣擁兵十萬?他恐怕最想做的就是夾著尾巴做人,讓所有人都注意不到他。我看這就是官兵放出來的一個陰謀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俗話說,兼聽則明,聽高迎祥這麼一說,裴小二立馬打消了出城,與裴豬兒裡應外合的心思,吩咐部下守在城中,坐看局勢變化。
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城外三四萬官兵輪番進攻裴豬兒的營寨,戰況一天比一天慘烈。裴豬兒手下也有三萬人,經過這一番連續的戰鬥,雖殺傷了大量的官兵,但自身損失慘重,全軍上下能拿得起到刀的人,只剩下了一萬多人。也萬幸,裴豬兒是守在在營寨內,要是在曠野之上,慘遭這麼大損失,剩下的人估計早就跑光了,哪還能等到現在?
看到裴豬兒即將有覆滅的危險,裴小二還能坐得住,他麾下的軍官坐不住了,請站的聲音絡繹不絕,人數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得益於,裴小二在營中日夜宣傳的不拋棄,不放棄的觀點,以及嚴密的組織,裴家軍在內部極為團結,同時期一直困擾官兵、義軍的兵為將有的情況,一直沒有出現在裴家軍軍中。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這種情況下,弊端就顯現出來。兄弟部隊在城外遭受著殘酷的進攻,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風險,而己方卻在城內,眼睜睜地看著兄弟部隊被消滅,怎麼看都不符合裴小二一貫的教導。
剛開始還是少數幾名高階將領向裴小二請戰,要出城救援裴豬兒,或者與裴豬兒同生共死。裴小二耐心的跟將們解釋了一邊,並且保證一旦有機會,或者裴豬兒有難,自己將親自率兵去救援,看將領們猶豫,裴小二板起臉,將他們嚴厲斥責了一頓。將領們畢竟不敢逼迫太甚,看到裴小二發火,便退了回去。
只是,這一套理論在高階將領身效果明顯,來到中下級軍官,就沒有那麼大的說服力的,而底層計程車兵則更是不能理解。
他們認知能力幼小,樸素的價值觀卻告訴他們,城外的兄弟部隊在受苦,而自己在城內安享太平,這是不對的。思潮之洶湧,就連裴小二也無法將其忽視。
一個主帥,一個將領,乃至一個低階別軍官,如果他不知道護犢子,不能維護將士們的利益,不知道為底下人考慮,那麼將徹底失去底層士兵的擁護,地位也就變得岌岌可危。
更何況裴小二自起兵以來,為時尚短,特別是近期以來,裴家軍的規模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為數眾多計程車兵加入裴家軍的時間甚至不到一個月,對裴家軍忠誠度正在培養,這個時候更要體現出裴大將軍的英明神武,這樣才讓將士們死心塌地的跟著裴小二賣命。
裴小二忽然覺得,有必要出城救援裴豬兒了。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