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高迎祥的提醒,王自用也反應過來,剛開始自己還跟太原城內的官兵打的有來有回,後來聽說外省的官兵快要到了,官兵們反而縮在城內,不肯出來了,剛開始他還以為官兵怕了,現在才知道,原來在這等著呢。
“那我們就先打掉太原的宣大兵,然後再來轉頭應對外省而來的客兵”王自用最終一錘定音。
與此同時,遠在北方的大明的心臟京師,一場激烈的碰撞也就此拉開。
這日清晨,在三通鼓過後,百官排隊,等著鐘鳴開門之後走進紫禁城,文武官員分為左右兩列。待皇帝進入安坐之後,由鴻臚寺"唱"入班。此時文武官員左右兩班齊進,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之後行禮。等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後,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諸卿,有什麼事,儘可奏來。”年輕的崇禎皇帝強忍住打呵欠的慾望,看向下面的大臣問道。他昨天晚上又熬夜批改奏摺,以致連宵達旦。
崇禎皇帝算是明代除了朱元璋,朱棣之外的少有的勤政之君,他即位之初,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種種舉措放在其他任何一個皇帝身上,都可以算作是明君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正是在他這位明君的帶領下,大明的國運不僅沒有絲毫扭轉的跡象,反而每況愈下,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流寇的規模一日大過一日,官兵們疲於奔命,卻收穫甚微。尤其是關外女真坐大,接二連三的大敗明軍,幾呈難以控制之勢。
由於長時間的宵旰焦勞焦心勞思,才二十歲出頭的崇禎帝,頭上甚至已經開始出現白髮,只能讓侍奉的太監偷偷將其拔下。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最令崇禎帝無法理解的是,自己都已經按照聖賢書上所寫做到了極致,但這大明就是一日不如一日,這到底是為什麼?
“陛下,還請保重龍體啊。”聽到崇禎嗓音變得沙啞,下面的群臣都是鼻子一酸,今上真乃萬世明君,可這局勢怎麼就不見好轉呢?
崇禎擺擺手,笑道:“無妨,咱們還是議事吧。周愛卿,調去山西剿匪的兵力出發了麼?”
下手,位列群臣之首的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周延儒出列,躬身對崇禎道:“陛下,已經出發了,想必不日就有捷報傳來。”
“嗯,希望如此吧!”崇禎對著內部剿匪的捷報已經提不起興趣了,主要是因為打流寇的捷報太多了,到處都說誅殺賊首某某,殲敵近萬,一會又是剿滅了哪個王什麼的。剛開始崇禎聽到這些的時候,異常興奮,只覺得在自己指揮下,流寇旦夕可滅。
然而,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捷報到是一封接著一封,但流寇不僅沒有變少,反而愈演愈烈,這還能提得起什麼興趣?
就在此時,一人從群臣佇列中走出,大聲道:“陛下,吏科給事中範淑泰有本啟奏。”
聽到有人要奏事,崇禎精神一振,端正了一下身子,不過轉念一想,範淑泰不是去山西了麼?怎麼會有奏章傳來,道“範卿回來了?”
那人回答道:“還沒有,只是範大人說有要事要啟奏陛下,於是派人連夜將奏疏送了過來,託臣轉交陛下。”
嚴格來說這樣並不符合規矩,崇禎微微皺眉,卻並沒有深究,道:“嗯,唸吧”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