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杜曉峰經典華語名曲深深的愛> 135 白袍將軍,扶不起的阿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5 白袍將軍,扶不起的阿鬥 (2 / 3)

因此洛陽城裡的達官貴族並沒有大規模逃亡,和上次爾朱榮進京時的情況明顯不同。後宮的嬪妃、侍衛甚至一個都不缺,相比孝莊帝元子攸,元顥做皇帝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因為元子攸的父親彭城王元勰是孝文帝的六弟,元顥的父親北海王元祥是孝文帝的七弟,元子攸和元顥是堂兄弟的關系,這樣看來誰當皇帝都一樣。

·

元顥進入洛陽後,遠在晉陽的爾朱榮坐不住了,他下令親信元天穆率領四萬大軍猛攻虎牢關,陳慶之出兵迎戰,元天穆派費穆領兵兩萬攻打虎牢關,自己駐紮在黃河邊觀望。

費穆的兩萬大軍日夜猛攻,陳慶之兵少將寡,逐漸有點頂不住。

就在這關鍵時刻,黃河邊的元天穆由於不清楚情況,加上膽怯,捲起兵馬,渡黃河逃走了。

費穆聞訊,一下子洩氣了,他斷定自己孤立無援,沒有勝算,幹脆投降了陳慶之。

陳慶之趁機掃蕩大梁、梁國等地,以七千精兵橫行數千裡,攻取了三十二座城,所向皆克,威名遠揚。

當時北魏的大街小巷流傳著這樣的歌謠:

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

也就是說,別管你多牛,有多少人,碰上這支部隊最好繞開走。陳慶之又以7000之眾,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前。

··········

稱帝北歸,不到兩月,如此輕而易舉,元顥深以為是天命所歸。如若不然,這一切巨大的戰績著實是令人匪夷所思!

建武政權也步入了鼎盛期,元顥終於有了君臨天下的感覺,他命人給躲在山西長子的孝莊帝寫信說明他的意思:

朕之所以向南朝借兵,是為了雪恥複仇,興師問罪於爾朱榮,把堂兄你解救出來。

堂兄你被爾朱榮控制,名義上是天下之主,實際上那些土地、人口、財寶都是爾朱榮的東西,根本不是你的。

如今國家複興,要靠你我兄弟二人,如果上天眷顧,北魏江山社稷將得以複興。

可如果一旦出現意外,讓爾朱榮得勢,堂兄將大禍臨頭,堂兄一定要三思,以保全富貴。

這封信明為爭取孝莊帝與其共同討伐爾朱榮,實為藉此封書信向世人揭露孝莊帝是“託命豺狼,委身虎口。棄親助賊,兄弟尋戈”,有識之士都為之羞愧的傀儡皇帝,徹底否定其帝位正當性。

河陰之變後,北魏“人情駭怨,今有際會,易生感動”,有不少受爾朱榮暴政摧殘的各方人士,對元顥抱有很大期望,濟州等黃河以南的一些州郡還聽從元顥政令。

·

同時,元顥又向各地下發詔書,要求各地改旗易幟,忠於他的建武政權,和孝莊帝斷絕關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