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4 投奔爾朱榮 (2 / 2)

說起爾朱榮將軍,先聊聊他家族的發家史。

早先因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遷徙不定,居無定所,不利於管理和統治,而且一旦聚集在一起,又會拉幫結派,為爭搶地位,爭取利益發生矛盾沖突,甚至叛亂,流血犧牲不可避免,消耗了部族的力量,遲滯了國家的發展。

直到道武帝時期,才採取“離散部落”手段分而治之,將各族部落分散管理,融入其他部落領地,讓他們“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

這個“分而治之”的手段非常厲害,你想一個有著血脈傳承聯系、團結凝聚力量的遊牧部落一旦被離散分居各地,人生地不熟,力量就會大大減弱,再也集中不起來,更不能進行大規模的叛亂,只好勵精圖治,爭取民心,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凡事沒有好壞之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有時壞事不一定是壞事,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事,禍福相依,千變萬化!一切都充滿了未知,一切都隱藏著變數,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離散後的部落再也不能遊牧,只能安分守己的呆在自己所封的土地範圍內進行放牧和農耕。此時,遊牧民族的性質實質上已經改變。爾朱氏族沿襲多少代的“酋帥”變成了一方的“領民酋長”。

領民酋長所領之民已不再只是他的本族之人,其中還包括了在這一封地之中的全體人民,包括漢、胡各族農民、牧民以及商業、手工業者等其它人民。

讓道武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認為十分精明的如意算盤,雖然已解決了部落紛爭,聚眾鬧事,嘩變叛亂的一系列燃眉之急,但由此也為自己的王朝和子孫埋下了禍根,一塊塊大大小小的部落領地成為了一個個現實版的諸侯王國,他們偏居一隅,各自心懷如意算盤,暗自積蓄力量,慢慢發展壯大,成為威脅北魏王朝的心腹之患,正是這個“分而治之”才讓爾朱家族有了固定的領地,配套的設施,成群的子民,禍福相連,也就是在“分而治之”時期,屬於羯族的爾朱家族逐漸發展壯大了起來。

396年,雄霸蒙古草原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率大軍南下攻打後燕國,爾朱榮的高祖爾朱羽健帶領手下武士1700人加入北魏大軍。

魏軍攻克晉陽和中山,進入中原,道武帝大封功臣,準備將肥沃的南秀容(今忻州北)三百裡土地封給爾朱家族。爾朱羽健卻拒絕了,理由是:北秀容雖然貧瘠,可不能因為土地不好就遠離家鄉。爾朱羽健非常有眼光,此時正值北魏將都城由位於草原的盛樂遷到平城。北秀容正好靠近都城,他怎麼肯走,再說北秀容是山地,適合放牧。

依託都城優勢,爾朱家産業越滾越大。傳到爾朱榮父親爾朱新興時,家世豪擅,財貨豐盈,牛羊駝馬彌漫川穀,以毛色分群,不可勝數。爾朱家和北魏朝廷打得火熱,魏軍出征,爾朱家必定獻馬備糧,以助軍用。帝國皇帝一再嘉獎,爾朱新興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平北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爾朱新興死後,爾朱榮接過偌大家業。

·········

高歡和尉景等簡單的商議一番,再次找了個機會,牽出馬兒,逃了出去。

幾人一路風餐露宿,缺水少糧的,剛兩歲的澄兒常常餓的哇哇大哭。

“還有多少裡路啊?”正午太陽當頭照,尉景餓的頭暈眼花,直冒虛汗,“馬腿都打顫了,咱們停下來歇一歇,也讓馬兒吃點草吧!”

“籲”高歡勒住馬韁繩。望向婁昭君,“夫人,還有多少米?”

“就剩最後一小撮了,怎麼做飯啊!”婁昭君望著面前的三個大男人還有懷裡嗷嗷待哺的孩子,不由的愁容滿面。

“沒事,你煮點粥吧,多放點水,我們帶馬兒吃點草,再尋點野菜回來!”高歡望望四周。廣袤的一片青青草地,已經離北秀容不遠了。

“嗯,”婁昭君在地上挖了個坑,架起鍋,卻發現四周連棵樹都沒有,根本沒有可以生火做飯的樹枝或者幹草!四處尋尋,突然看見不遠處有幾堆已經幹枯的馬糞,婁昭君喜出望外,高興的將幹馬糞全抱了回來。

將馬糞點燃,過了不久,一大鍋水便開始沸騰。

高歡抓著一把野菜回來了,開啟鍋蓋,只見滿滿一大鍋水,裡面少的可憐的幾粒米,差不多一眼就能數出數來。高歡不由的苦笑一聲。

“喂,你們快看,有大餐吃了!”突然聽到蔡俊興奮的呼喊著。高歡望過去,只見他手裡高高舉著一隻大鳥,興沖沖的跑了回來。

“蔡俊,你果然是個神射手,有你在,餓不死!”高歡開心的大叫道。

················································································································································································································

求收藏,求推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