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策》載有吳起的一段話:“殷紂之國,左孟門而右漳、釜,前帶河,後被山。有此險也,然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
“事實上紂王廢除不再適用的祖法、抑制奴隸主階層的不切實際的意願和幻想、聽取婦女的意見、提拔奴隸,這都是他想要挽救大商的頹勢而採取的進步措施。但是小恩小惠、一塊燻肉或一塊衣料,在奴隸的眼裡又怎麼比得上一個平民的身份?”
和靜說,“我只關心妲姬。”
此時在一間緊閉著大門的屋子裡,妲姬正在哭泣,她在思念剛剛自.焚而死的紂王。耶律周生說,妲姬沒有錯,女人只崇拜力量強大的個體,因為她不能同時委身於很多人。她不能左右力量真正強大的人群,當她依靠的個體倒下之後,她的好壞就憑人胡說了。
門一開,只有一個人走了進來,是那個白發蒼蒼的姜子牙,他現在變成了一個有力量的人了。
他站在那裡看著妲姬心中一陣的悸動,他說,“跟我走吧,我可以為了你放棄一切榮華富貴,放棄我家中那位醜陋的黃臉婆,我給你自由。”
妲姬只會哭泣,她搖了搖頭。姜子牙說,“即便你死,我也有能力把你變成一個險惡陰毒的女人,你要好好想一想。”他站了很久,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複。
他走出去了,重重地把門關上。
耶律周生說,“後邊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我們無能為力。至少現在無能為力。”
和靜說,“我不信以妲姬這樣善良的女人會做出那些事,比如說她在大冬天,站在王宮的牆上,叫人斬斷過河農夫的腿,就為看他們的骨髓。”
耶律周生說,我也不信。在商朝奴隸主處死一位奴隸也要經過商王審核,更不要說一位平民了。我在月球時,看過有關殷商的考古資料,在殷墟發現了許多水井,其深度大部分都在10米以上,更多有深達16米~17米的。商王室貴族墓葬一般較深,但總不能泡到水位線以下吧?
“多深?”
“小屯婦好墓,13.5米深。這說明在商晚期當時的氣候總體上嚴重幹旱的。商代多次遷都,有很大的原因是水源的枯竭。最後他們遷到了朝歌,因為朝歌的南面就是黃河。”
在這樣一個數十年幹旱枯水的時期,連夏天的汛期裡小河中都不見得有水,冬天哪裡來的能夠趿涉的小河?黃河嗎?它離著朝歌雖近,但總不至於妲姬站在王宮的牆上就看得到黃河邊過河的平民吧?
這只說明強加到妲姬身上的那些無盡的詆毀之辭,是有人別有用心的。如果不是幹旱少水,那麼做為一條大河的渭河,姬發要怎樣涉過去而跑到了牧野?要知道岐山是夾在黃河與渭河中間的。
姜子牙領了一隊衛士,從牢房裡押出了妲姬。她哭泣著向前走,去往刑場。身後的軍士不忍推她,任由她慢慢地走。而懷抱著鬼頭刀的劊子手內心糾結,他和他的全家都愛戴著王妃。
和靜難過地說,“我不要看,我們快走,我要去學習,救不了妲姬我們就不要回來。”
耶律周生說,“學習與我們的想法相結合,會使一切成為可能。”說著,幾個人在一道白光中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