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老二一進屋就懵了!
天爺,也沒人告訴他啊,王爺咋在這屋?!
他下意識的遮掩身前身後的包袱,可咋能藏得住,一著急,背後的包袱解不下來,扭得像麻花一樣。
英王一見他這個形象,便笑了。
這閆懷安真是啥都不知道。
“包袱裡是什麼?”英王好奇問道。
王公公幫他解下來,閆老二死死抱著,笑得直抽筋:“沒啥,王爺,真沒啥,就給我老師帶些東西。”
他神情還算鎮定,可動作擰巴,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英王來了興趣。
“瞧著像是書本,可是你家中藏書?”他想到閆家耕讀傳家,閆先生當世大才,看向那幾個包袱的目光便愈發明亮起來。
“不是,是……”閆老二還要再掙扎,架不住英王興致很濃,自己快步走了來。
王公公知機,迅速將包袱布開啟,露出裡面雜亂的書冊。
閆老二:……
嘿!王叔這個利索勁。
看吧看吧,不是賬本就是公文,也不怕王爺看。
他老師的大印小印在他懷裡揣著,這天乍暖還寒,衣服穿得厚著,看不出來,王爺總不能讓人搜他的身。
沒有一條律法說學生不能幫老師分擔公務的,他也是一時矇住了,藏啥啊藏,大大方方的唄,沒準王爺反倒不稀得看了。
英王翻看起來。
也是巧,他拿的那本不是衙門的帳,而是民團的帳。
這一看,便入了迷。
閆家人受閆懷文影響,賬本多次改良,現在基本都是統一格式,前頭留三頁,第一頁就是總帳。
閆老二給從北戎繳獲的所有物資都定了價,第二三頁密密麻麻的寫著物資條目數量和金額,第四頁還沒進入正題,是一張加頁,寫著分給邊軍多少多少東西。
英王往後翻了翻,見是落到每個人頭的小賬,便翻了回去,重看第一頁。
上面換算的總帳金額,讓他吃驚不已!
再看他剛剛忽略的反面,上面寫著幾個日期和與虎踞官衙交接的物資數量。
好傢伙!
真是好傢伙!
虎踞還真是悶頭幹大事!
關外的北戎都快讓他們殺絕了吧!
英王又開始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