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小二的傳信,閆家兄弟兩個立時忙碌起來。
閆老二悄悄帶著人提前趕到選定的地點佈置。
閆懷文則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虎踞集全城乃至外城滯留在此百姓之力備下千餘爬犁。
城中的工匠晝夜不歇,新添了可取暖和生灶的爐筒,長刀打造耗時,便全都鑄成了鐵棍。
因時間倉促,鐵礦石精煉有所不足,鐵棍表面坑坑窪窪像是被狗啃過。
但經官衙數名衙役的手試過,這鐵棍因有雜質不純,表面不平反而更易持握。
除了戚家兄弟這等勇猛之人,大力打砸之下極易中折,常人使用,至少半年內是不礙的。
數月之間,虎踞官衙對治下百姓重新登記造冊。
大戰即啟,田大老爺直接命人在各處貼榜,徵用之前在官衙幫工的讀書人。
而這些讀書人,又各自對標相應的街坊籍冊。
田大老爺目視閆懷文將籍冊一一分發。
閆懷文記性很好,他這位大老爺也不差。
這裡不少人他都能叫出名字來。
關州雖文道不興。
可這裡的人淳樸實在,腳踏實地。
真的用心去做一件事,能沉下心,耐住性子。
交待下去的每一件事都能一絲不苟的完成,少有出錯。
若為主事,變通、決斷皆有不足,甚至這裡頭有些人只知低頭苦讀,半分眉眼高低都看不出……
可轉念想想,這樣的人在手下做些雜事再省心不過。
當然,前提是官衙有足夠的錢糧給他們發工錢。
田大老爺的目光再次落在閆懷文身上。
他的這位閆戶書才是真正的能吏。
上可參機要,下可匯文書。
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之間,便將官衙甚至整個虎踞城的人都穿連起來。
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職,看起來毫不起眼,而當盲落棋子全盤揭開之時,方才驚覺,整個虎踞城,已經默默的準備了這麼多!
更讓他看重的是閆懷文的心性。
不驕不躁。
即便身懷大才,也絕不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