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老二踏上了歸程。
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傻狍子。
一路走過每個歇腳點,見到關州人做的雪屋都大呼小叫,好似他沒見過似的。
康寅禮都看不下去了,小聲道:“東翁,這都是跟咱村人學的。”
永寧城曾經推行過一陣冰屋雪屋,用於自家房屋損毀時,臨時應急之用,知府大人還曾派衙役當街演示,可效果不佳,大傢伙不認這個。
沒想到無心插柳。
這一條關州通往西州的路,從無到有,漸漸形成幾個固定的歇腳點。
小安村人覺得堆幾個雪包不費什麼事,能遮風擋雪,往返多了,在野外有個安身的地,不要太方便,其他關州人也漸漸學起來。
虎踞大力支援這項堆雪包工程,借出不少傢伙事,讓人帶了來,就擱在幾處歇腳點,任人取用。
空置的雪包誰都可以住,但基本上大家還是遵循哪個地人修的,就哪個地人住的原則。
閆老二一眼就瞧上那個有尖尖頂的連環雪包。
之所以叫連環雪包,是因為它長得像五環似的,看著就很特別。
“那是咱小二帶人修的,說這裡正好是半程,要弄個記號出來。”所以就有了那個雪包上的尖尖。
閆老二沒忍住笑,還得假模假式的裝作不知:“是嗎,這是小二修的屋子?還怪好嘞,老遠就能瞧見。”
閆老二頭一個走進去,又很快出來。
從車上將爐筒搬下來,正好卡在雪包裡頭的一處凹陷。
嘿嘿一笑。
“就這了,起火起火,戚四,給車上裝煤球的袋子拎來,還有那半袋乾柴,康大,給火摺子遞我……”
風小魚手腳麻利的將燒水的鍋找出來,小心翼翼的從沒人踩的空地上取了浮雪。
風大年給自己找的是餵牛的活,沒遭災前風家日子過得還行,不然也不會有閒錢送孩子去唸書識字,還供著考了兩回童生,可也沒到家裡養得起大牲口的程度,農家人哪有不稀罕牛的,這一頭牛就頂好幾個壯勞力,可太招人喜歡了。
三寶淡定的吃著殷勤遞到嘴邊的草料,至於伸過來想摸摸的手,就對不住了,幾個小碎步,輕鬆躲開。
本牛的設定不提供這項親善類服務。
撒上一些肉乾菜乾的碎末,一鍋雪水煮出來的熱湯被幾個人就著餅子分食乾淨。
戚四照顧著自家表妹。